当前位置: 脑积水专科治疗医院 >> 脑积水症状 >> 医院成功开展首例小脑扁桃体下疝
近日,医院成功为一位小脑扁桃体下疝(chiari畸形)患者完成手术治疗。
术后患者全身麻木及吞咽困难等症状即得到显著改善,术后2天患者便可以正常下床活动,术后2周即可康复出院。
身体麻木疼痛,原来是这里惹的祸!
患者刁先生几年前不知什么原因出现双上肢麻木、疼痛,还会出现吃饭时吞咽呛咳。刚开始不以为然,后来全身麻木疼痛的地方逐渐增多,程度越来越严重,近来甚至出现了吃饭下咽困难的情况,这可吓坏了家人。
医院没有确定治疗方案,这更让家属心里没了底儿。最后听说医院尹先印主任作为帮扶专家在医院神经外科任科主任,便慕名来我院就诊。
尹主任认真查阅患者近来的影像资料及病历,并仔细为患者进行查体,通过分析患者近来的病情变化及症状,明确诊断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建议患者立即安排住院尽快手术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错过治疗时机。
听了尹主任专业、耐心的讲解,让不知所措的家属对病情有了深刻的认识,也更加信任在尹主任带领下的医院神经外科的技术实力,当即决定在我院手术治疗。
手术顺利完成,不辜负患者信任
经过专业的术前评估及科室内部术前讨论,针对患者病情制定了个体化手术方案,以使手术效果最佳。
术前,尹主任和马志勇副主任医师研读影像资料再次确认手术方案及手术过程。
3月4日,由尹先印主任主刀,马志勇副主任医师、朱晨阳住院医师做为助手为患者进行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减压术。经过4个小时全神贯注的精密操作,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安全返回普通病房。
术前颈椎磁共振
术前寰枕部三维重建
术后复查颈椎磁共振
尹主任在术后再次为患者进行查体的时候,患者虽然还有不时的术后疼痛,但依然掩盖不了其内心的喜悦。患者自述不适症状术后立即恢复了多半,吞咽困难症状也基本消失,特别感谢尹主任及其带领下的神经外科医护团队的通力合作,才使得自己得到这么理想的治疗效果。
术后2天即为患者拔除颈部引流管,嘱托家属帮助患者下床活动,术后1周复查影像对比,患者小脑扁桃体下疝压迫明显改善,椎管内压力基本缓解,患者脊髓空洞基本消失,术后2周患者即可康复出院。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是各种原因导致后脑发育异常引起小脑扁桃体经枕骨大孔疝入椎管从而压迫椎管及神经的一种疾病,大部分病人早期会有头晕、枕部及颈部疼痛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加重,逐渐出现肢体麻木疼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视力障碍,再严重的可导致脊髓的永久性损害危及生命。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手术治疗是一涉及小脑、寰枕部的神经外科重大手术。该手术风险高、难度大,不成熟的手术方案及操作极易导致术后恢复效果不理想、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合并严重的并发症。这项手术的成功开展,是继2月份首例椎管内血管畸形切除术后,医院在治疗神经外科疾病的又一次重大技术突破。
尹先印
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脊柱脊髓组委员。
从事神经外科医、教、研工作近30年,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对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治疗以及康复治疗和训练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颅脑损伤、颅脑及脊髓肿瘤、脑出血、脑积水及感染性、先天性疾病等的诊治。发表中华、北大核心及国家级文章十余篇。
医院神经外科简介:
科室拥有床位57张,医师9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1人;护理人员15人,其中主管护师6人,护师8人。
科室配备有手术显微镜(蔡司S88)、脑动力系统(史赛克)、双极电凝(蛇牌)、医用电脑高频电刀DGD-B-2、高频手术器POWER-X、电动开颅钻FD-10VA等先进设备。
近年来科室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医院专家进行合作交流,提高专业水平并总结经验,已开展脑动脉瘤全脑动脉血管造影(DSA)下的诊断与栓塞治疗,显微镜下颅内肿瘤、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脑挫裂伤慢性硬膜下血肿术试改良,胶质瘤个体化综合治疗,缺血性疾病的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个体化术式选择,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颅内感染、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填补了多项空白。
神经外科是多所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实习基地,长期与医院进行业务协作,不定期邀请北京专家来我科进行业务指导及教学查房,是医院、医院神经外科专科联盟单位同时也是智慧互联单位。
全科坚持“精益求精,用心服务”服务宗旨,坚持以精湛的技术、热情和真诚的服务为患者提供科学的诊断及治疗方案,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优质的服务。
供稿:朱晨阳
医院订阅号
健康科普》》》》
医院服务号
就诊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