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已过,

此时细菌、病毒也逐渐活跃起来。

因此在春天,

“传染性疾病”是宝宝们面临的首要大魔。

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覃三春,

提醒各位宝妈宝爸们,

一定要警惕这些传染性疾病,

做好防范。

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炎

特征

简称流脑。具有较强的传染性,6岁以下儿童患病率最高,3-4月份是发病高峰,潜伏期多为2-3天,最长可达一周。

其特点是起病急,突然发热,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皮肤淤点及抽搐,颈部僵硬等异常症状。

严重的可在数天内死亡,或留下脑性瘫痪,脑积水等后遗症。

3岁以下婴幼儿除发热,呕吐以外,常拒食,并伴有腹泻,睡眠不安,尖声喊叫,容易误认为是消化不良或上呼吸道感染。

预防措施

1,及早发现症状,并对其进行隔离和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如彻底清理环境和室内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探亲访友,外出时可戴口罩,避免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并注意防寒保暖。

3,接种流脑疫苗,提高人群的抵抗力,可对15岁以下未免疫的儿童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急接种疫苗。

流行性感冒

特征

从感染病毒到发生症状,潜伏期数小时到2天,绝大多数患儿发病突然,先是出现发冷,寒颤等症状,随后发热,体温升高至39摄氏度以上,持续3-5天,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疲倦,咽痛,咳嗽,咳痰,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疾病症状。

预防措施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2,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3,经常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4,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

5,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注意及时加减衣物。

6,接种流感疫苗。

风疹

特征

风疹极易引起爆发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发病为多,易感年龄以1-5岁为主,故流行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多因与患儿直接接触传染所致,患儿被传染后,隔10-21天才发病,开始有咳嗽,流鼻涕,发热等症状,体温一般在38-39摄氏度之间,在发热的当天或第二天出现疹子,疹色往往在一天内从面部开始很快布满全身,四肢较少,一般待疹子出齐就退热,疹子数没有明显脱屑,也不留色素沉着,通常体温不高,患儿精神较好,风疹发病较轻,全病程2-3天,得过风疹可持久免疫。

治疗及护理

无需特殊治疗。体温较高时,需要卧床休息及多喝水,少数患者可并发中耳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关节炎或心肌炎,脑炎及肝炎等,需及时就医。

流行性腮腺炎

特征

以春季为发病高峰,发热,腮腺部肿痛,一般可见于一侧,大多于1-2天后对侧也肿大,部分患儿仅有颌下腺肿而无肋腺肿者,多数一周内可痊愈,而且获得终身免疫。

治疗及护理

无并发症的宝宝无需特殊处理,只需在家中隔离护理,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若发现宝宝高热不退,呕吐频繁,头痛,精神萎靡,嗜睡,要警惕并发脑膜脑病,医院诊治。

小儿急疹

特征

幼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也叫烧疹或玫瑰疹,由病毒引起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由病毒引起,通过唾液飞溅而传播,是儿童早期的比较常见病,大多数儿童在2岁前都得过此病,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烧,一般持续在4天左右,然后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

治疗及护理

不建议退热过低,若高热持续不退,患儿头部可用冷湿敷,并用退热剂,应多喝温开水,多休息,断奶宝宝患病期间的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

各位宝妈宝爸们记住了吗?

什么?

没记住?

没关系,

欢迎拨打

-

-

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

热情为您服务!

供稿:新生儿科李施慧编辑:莫艳妮审核:莫艳妮

赞赏

长按







































好的中医白癜风医院
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qku.com//mjccby/67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