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许多孕妇在怀孕期间都曾面临过一个两难的选择,即:生病了能不能吃药?生病不吃药有病情加重的可能;吃药了又担心会影响肚子里小宝宝的生长发育。孕妇到底是否可以用药,用药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原则呢?
孕妈妈用药原则
医院生殖中心:徐嗣亮
小茜怀孕两个多月了,一直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关心。然而天气剧变时,小茜还是不慎感冒。那么,到底应不应该服药呢?在进退两难间,医院咨询了医生。
医生告诉小茜及家人,由于怀孕的特殊状态,孕妈妈对药物的代谢发生了改变,药物也可通过胎盘对胚胎、胎儿产生影响,因而进入了孕期,尤其是孕早期,用药是有较高风险的。据调查,约有92%的妈妈在孕期用过药,而其中65%的孕妇竟然是未经医生处方而自行服药的,这相当危险。用药不当贻害无穷,孕妈妈用药务必谨慎,及时了解孕期的用药原则是非常必要的。
胎儿各系统发育的关键时间段是早孕期,一般在胚胎最早的10~15天,对环境和药品处于“不应期”。如果胚胎挺不过去,就发生生化妊娠或流产,如果胚胎能过关,一般不至于引起出生缺陷。
孕妈妈用药有以下原则:医生要明确情况:孕妈妈看病就诊时一定要告诉医生自己已怀孕,并告诉医生自己怀孕的具体孕周。有受孕可能的病人用药时需按已孕的病人用药。
用药有明确目的:用药需有明确的指征和适应征,不能病情不明滥用,也不能有病却一味拒绝用药。有病不治疗,疾病加重同样会影响胎儿。
采用保守治疗和优选法:能少用药物决不多用,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尤其是在妊娠的前三个月,能不用药就不用,能暂时停用的就停用。当多种药物有相同或相似的治疗作用时,选用对胎儿危险较小的药物。
严格控制用药时间及剂量:用药必须注意孕周,严格掌握剂量、持续时间。尽量缩短用药疗程,病情控制后及时停药。
切忌自选药物:一定不要自选自用药物,也不要听信偏方、秘方以防发生意外。用药一定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对胎儿无害的药物。
严格按照用药说明:服用药物前,看清包装及说明书上有无“孕妇慎用、忌用、禁用”的字样。
权衡已知风险和避免未知风险:已确定有致畸性的药物要禁用。但如果孕妈妈病情危重,则要权衡利弊和风险后,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能单独用药就避免联合用药,用结论比较肯定的药物,不用试验性药物。
考虑终止妊娠:孕妈妈误服确定致畸或可能致畸的药物后,应找医生根据自己妊娠时间、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长短,结合年龄、胎次等问题综合考虑是否要终止妊娠。
在这儿,我们还要告诉孕妈妈一些孕期明确忌用的药物。
孕妈妈忌用的西药:任何一种抗癌药:可导致胎儿畸形,造成四肢短缺、外耳缺损、唇腭裂、脑积水等。
激素类药物:孕妈妈在怀孕早期不能应用雌激素和雄性激素,在妊娠14周以前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引起死胎、早产等。
眠尔通及巴比妥类的镇静药物。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非那西汀可致胎儿骨骼畸形等。
抗甲状腺药:会抑制胎儿甲状腺的形成而导致先天性克汀病等。
降血糖药:如磺脲类药物,可引起流产、胎儿畸形等。
大剂量抗疟药:如奎宁会引起胎儿视网膜损害。
孕妈妈忌用的中药:禁用的中药:峻下逐水药(巴豆、牵牛、芫花、甘遂、商陆、大戟)、破血逐瘀药(水蛭、虻虫、莪术、三棱)、辛香通窍药(麝香)、大毒药(水银、清粉、斑蟊、蟾蜍)。
慎用的中药:通经去淤药(桃仁、蒲黄、五灵脂、没药、苏木、皂角刺、牛膝)、行气破滞药(枳实)、辛热温里药(附子、肉桂、干姜)、攻下利水药(大黄、芒硝、冬葵子、木通)。
选用中成药应先详细看清说明书并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
(以上为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标明出自“江苏省人医生殖中心”,违者必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