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认为,所有诊断为以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都没有自愈的可能,医院接受正规的检查和治疗。
那是不是简单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都能自愈呢,其实,让各位家长失望了,并不是简单先心病都能自愈的。下面,我主要介绍有自愈可能的几种先心病。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中最常见的是卵圆孔未闭,当孩子出生后,孩子的左心房压力升高,使左侧的原发隔部分紧贴在右侧的继发隔上,发生功能性闭合。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新生儿期发现存在卵圆孔未闭,一般直径小于5mm,不用担心,绝大多数孩子的卵圆孔都会闭合,只要随访即可,一般3月龄时复查心脏彩超,如果没有闭合,以后定期每半年到1年复查一次彩超即可。对于大于10mm的房间隔缺损,特别是缺损不在中间,靠近上腔静脉(上腔型)、靠近下腔静脉(下腔型)或者诊断为一种叫做原发孔型的房间隔缺损,那么孩子自愈的可能小就非常小了,或者说不可能自愈,但也不急于马上就要手术治疗。
根据孩子情况,一般6月龄时复查心脏彩超,如果存在肺动脉高压,就可以考虑及时手术了。如果没有肺动脉高压,而且孩子好喂养、不容易生病,可以继续随访,每半年复查一次彩超,决定手术时机,目前一般选择在3岁前完成治疗。
那么,对于介于两者之间的5-10mm的房间隔缺损,怎么办呢,当然是随访了,每6月复查一次彩超,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的缺损会逐渐变小,特别是多孔的(比如一个3mm、一个4mm)房间隔缺损并愈合。但具体你的孩子能不能愈合或者家长关心的愈合的几率,我没有见到权威报道,也不能随便回答,只能说临床的愈合率还是蛮高的。但一般也观察到3岁,因为3岁以后孩子开始上幼儿园,而且3岁后孩子的记忆和自我认知越来越高,所以3岁左右如果没有长好,要考虑治疗了。当然一部分孩子3岁还没有长好,但有逐渐变小的趋势,当然可以继续随访到6岁,每半年或3月复查一次彩超即可。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是最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能否自愈和室缺的位置关系比较密切。对于大部分膜部或膜周部的室缺和肌部室缺,发生自愈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孩子查出此类室缺,只需要门诊随访即可,当然,缺损大小也非常重要,一般5mm以下愈合的几率非常大,当然,临床我们也经常发现很多手术的没有愈合的室缺膜部瘤形成,基地部直径在10mm,而破口仅仅几个毫米,说明室缺的自愈能力还是很强的。对于这部分孩子,每3-6月复查一次彩超,一般观察到3岁,但如果缺损确实逐渐变小,可以继续观察,每半年复查一次彩超。对于大于10mm的室间隔缺损以及位置在主动脉瓣下、肺动脉瓣下的室间隔缺损,因为大的缺损影响心脏功能,早期形成肺动脉高压,瓣下的缺损影响瓣膜的发育,造成瓣膜脱垂,而且基本没有愈合的可能性,需要尽早手术,这样的室缺就不要等了。当然对于还没有瓣膜脱垂或心功能没有影响的孩子,可以每3月复查彩超,一般6月龄后选择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临床也比较常见,特别在新生儿病房,目前都常规复查心脏超声,大部分孩子都存在动脉导管未闭,因为动脉导管和卵圆孔一样,在胎儿期动脉导管室开放的,是一个正常的结构,绝大部分孩子的动脉导管会在2周内发生闭合。所以对于新生儿期发现的动脉导管未闭,直径在3mm及以下。孩子满月时复查心脏超声,如没有闭合,以后闭合的可能性就小了,但是导管小,对心脏功能影响小,可每3-6月随访复查一次,一般选择在3岁左右治疗。但是如果新生儿的动脉导管直径大于3mm,特别是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由于分流大,非常容易引起心衰,肺内感染,并影响生长发育,出现体重不增,有的孩子甚至影响呼吸而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这样的孩子需要新生儿期行动脉导管结扎术,阻断分流对心肺功能的影响。但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的病情更是复杂多变的,不能认为自己孩子的病符合以上条件,可以自愈,而不定期随诊,必要时还要多听听主治医生的建议。因此在胎儿时期先心病的诊断例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三尖瓣反流,二尖瓣反流,动脉导管未闭等等单纯性先心病不用太着急,像这种可以自愈和可以治疗的先心病对胎儿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治疗好了就跟正常的人没有什么区别。特别提示:胎儿时期很多较小的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根本就诊断不了(因为她的心脏太小了不易发现),动脉导管未闭要生下来以后才能诊断,肺动脉瓣狭窄也不容易明确诊断是因为胎儿的血液动力学和出身后完全不一样。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据统计,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为8‰~1%,我国每年有15万到22万例先心病患儿出生,先心病是最常见的主要器官畸形之一,也是导致流产、胎儿宫内死亡以及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大约50%的先天性心脏病容易通过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获得矫治,另50%则属于复杂的严重畸形,采用目前的心脏外科手术或心脏内科介入治疗难以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这种严重复杂的心脏病胎儿一旦出生,将得不到有效的救治,会给家庭、社会乃至国家都会带来一定的负担,而昂贵的治疗费用也是大多数家庭所承受不起的。因此,我们希望通过一定的产前检查手段,及时地发现胎儿是否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更希望对胎儿的心脏病进行更为准确的诊断,以便出生后的及时早期治疗。 目前研究显示胎儿心脏彩超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敏感度高达95%,准确性达85%以上。对于大多数的心脏发育异常,尤其是一些预后较差的严重畸形,如心脏外翻、单心室、单腔心、永存动脉干、心室发育不良、大动脉的离断或闭锁、严重的法洛四联症及瓣膜闭锁等可以筛查出。但是对于小的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轻度肺动脉狭窄、轻度法洛四联症等难以检出。 遵医嘱进行检查非常重要 要做到早期、及时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不仅仅需要先进的检查设备、富有经验的超声检查医生,更加需要孕妇及其家庭的配合与重视。一方面孕妈妈要按时定期地进行产检,另一方面也需要遵循医嘱,听从产科医生的建议,预约胎儿系统超声检查或心脏的专项检查。 对所有的孕妇来说,在中孕期有必要进行一次胎儿系统产前超声检查,即Ⅲ级产前超声诊断,该项检查尤其适用于一般产前超声检查(Ⅰ级)或常规产前超声检查(Ⅱ级)发现或疑诊有胎儿畸形或有胎儿畸形高危因素的患者。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会对胎儿的心脏进行筛查以便发现是否存在心脏发育畸形。对怀疑胎儿心脏大血管结构畸形者,我们会建议进行针对性的胎儿心脏彩超专项检查,从而进行进一步的确诊。 如果只是患有简单的先心病,出生后通过治疗是可以完全治愈的,这样的孕妇完全可以继续妊娠,等待宝宝出生后进行治疗。中等难度的先心病,宝宝出生后如果尽早手术治疗,也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活。但是,比较严重的先心病患儿,或者合并其他脏器的发育畸形,患儿出生后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好,即使进行手术,日后的生活质量也远远不能达到正常水平,产科医生一般会建议终止妊娠。由此可见,胎儿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心脏病的类型、复杂程度、预后情况,这些对是否应该继续妊娠非常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畸形并不是早孕期就出现,伴随着孕期的进展,会出现各种畸形,心脏畸形也不例外。单独的一次心脏彩超检查并不能排除所有的畸形,对于轻微的发育异常,单靠一次超声检查就明确诊断也并不现实。作为孕妈妈应该了解的是:常规的超声检查、系统超声检查不能够替代心脏彩超专项检查;当临床医生建议应该进行胎儿心脏彩超检查时,应该引起重视并配合检查,医院进行复查。 哪些人群更应该做胎儿心脏彩超 第一,母亲方面的因素: 1.年龄大于35岁的高龄孕妇; 2.母亲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3.既往史中有异常妊娠史,如胎死宫内、流产、羊水过多或羊水过少等; 4.怀孕早期服用药物,如氧化锂、大伦丁等;孕期接触致畸物质,如放射线等; 5.各种类型糖尿病、结缔组织病、感染性疾病(如孕早期TORCH感染); 6.抗Ro或抗La抗体阳性。 第二,胎儿方面的因素: 1.系统超声检查提示心脏畸形; 2.胎儿心律失常; 3.存在心脏以外器官畸形(染色体异常、脑积水及肾脏疾患、遗传综合征、非免疫性水肿、羊水过多或过失、颈后透明层增厚); 4.双胎妊娠(双胎输血综合征及无心双胎畸形); 5.接触致畸因子。 胎儿染色体异常,是引起胎儿心血管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常染色体13三倍体胎儿伴发先天性心血管畸形高达84%。常染色体21三倍体(唐氏综合征)中,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发生率为50%。胎儿其他系统脏器存在异常时,如脑积水、消化道闭锁、非免疫性胎儿水肿、肾发育不全、胎儿颈后透明层增厚等,往往同时伴发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第三,家族方面的因素: 1.孟德尔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症、Noonan综合征、DiGeorge综合征、Holt-Oram综合征、Ellis-vanCreveld综合征); 2.双亲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3.有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或患儿妊娠史。 研究显示,患心脏病的双亲,特别是母亲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时,其胎儿出现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率增加。先天性心脏病的母亲,其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增加5%~20%;先天性心脏病的父亲,其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增加3.33%。有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或患儿妊娠史,再次妊娠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为1%~5%;如果第2胎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第3次妊娠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增至10%~20%。 综上所述,孕期有必要进行一次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情况为:①孕期有不良接触史,如接触油漆等化学物质;②夫妻有一方患先心病或第一胎为先心病的孕妇;③胎儿心率失常,包括心动过速(次/min),心动过缓(次/min)或心率不齐;④胎儿水肿、浆膜腔积液(胸腔、腹腔、心包腔);⑤胎儿染色体异常;⑥胎儿宫内发育迟缓;⑦羊水异常(过多或过少);⑧孕期有患病、感染史、服药史,有受X线或同位素检查史等;⑨患有其它疾病的,如糖尿病、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⑩高龄孕妇、有习惯性流产史者。 胎儿心脏彩超的最佳检查时间 孕中期24-28周为最佳检查时期,因为此时宝宝的生长发育达到一定水平,心脏显示的图像最清楚。而胎儿过小,心脏内结构发育尚小,早期妊娠较难以做出明确诊断;而怀孕晚期因羊水量减少,胎儿活动受限制或者受胎儿骨骼声影等遮挡,对检查也会造成一定的困难。但对于某些孕妇如腹壁厚、胎位不合适者,20周左右检查,图像质量难以保证。此外,对于有些可疑异常,一次心脏超声专项检查是不够的,往往需要进一步的随诊。 心脏彩超检查的安全性 一般认为产前超声检查是安全无害的,目前尚无研究证实诊断性产前超声检查对胚胎、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超声医生在对胎儿超声检查时遵循“最小剂量”原则,即完成该检查尽可能使用最小超声能量,同时限制单次检查时间。因此,孕妈妈不必过度担心检查的安全性,在有必要进行胎儿心脏彩超专项检查的时候,要尽可能地按时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畸形或者排除畸形,减少不必要的担忧。
胎儿心脏畸形的产前超声筛查
(1)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必要性
先天性心脏畸形是胎儿常见畸形之一,发病率约为0.5-0.8%。近年来,先天性心脏病占新生儿和儿童死亡原因的首位,虽然多数患者通过手术重新获得了健康,但昂贵的手术费使许多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有不少患者因手术不成功而给家人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如果能将这一诊断技术提前到胎儿时期及早地发现那些严重的心血管发育畸形,无疑对提高国人体质和家庭幸福具有无法估量的现实意义。产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最简便和安全的方法是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
(2)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应具备的条件:
1)对仪器的要求:具备对组织及血流分辨率较高的中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目前我院彩超设备为飞利浦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该机具备良好的二维分辨率和敏感的彩色血流分辨功能,该诊断仪完全能够对一些胎儿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做出较好的各个断面。
2)胎儿条件:5-7个月(22-28孕周)是显示胎儿心脏的最佳时间。图像质量与胎儿体位有很大关系,仰卧位时,声束从胎儿胸前穿入胸腔,图像会较为清晰,所以胎位不适合做胎儿心脏检查时,经常需要孕妇下床活动,胎儿体位有所改变后方可提供更加清晰的图像。
(3)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可诊断哪些先天性心脏发育畸形?
目前,科室已开展胎儿心脏检查例,已做出明确诊断的先天性心脏病有:心脏肿瘤、单心室、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二尖瓣、三尖瓣闭锁致心室发育不良、合并巨大室缺的大血管异常(如完全性大血管转位、永存动脉干)、重度二尖瓣反流、重度三尖瓣反流、主动脉瓣闭锁、肺动脉瓣闭锁、法洛氏四联征以及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主动脉弓离断等各种致死性发育畸形。
为了方便大家检查,减少大家的等待时间,医院特诊科推出全新的预约方式。
在医院3楼特诊科的导医台,有一个专门的预约本,上面会记录各位孕妈预约前来检查的时间,(提前一到两周预约)具体需要您进行的步骤如下:
1、需要各位想做胎儿心脏或者胎儿四维的孕妈或者家属,到医院一楼收费处办理医卡通,挂妇产科的号,并往卡内充值(胎儿心脏元,胎儿四维元,共计元,不包含妇产科挂号费)。
2、到门诊楼三楼妇产科,找大夫开出想做的项目的检查单(胎儿心脏或者胎儿四维)。
3、到妇产科对面的特诊科导医台,将检查单和卡给分诊的医生,刷卡扣费后,医生会和您商定您来做检查的具体时间,并在登记本上记录,至此,预约完成。
注:因为现在前来预约检查的孕妈非常多,所以请您一定于您预约的时间前来检查,如果当时不到,算作号作废,需要重新预约。谢谢您理解。
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有专家坐诊,为您可爱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白癜风能好么治愈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qku.com//mjcczl/4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