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31108/4287665.html

养宠物很危险?

要孩子还是要宠物?问题的核心则是一种名为弓形虫的寄生虫。很多准妈咪都被告知过,她们的宠物很危险,因为会传播弓形虫。

让人闻风丧胆的弓形虫究竟是什么?

我们经常提及的弓形虫大名叫做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dii)是一种单细胞的原虫,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几乎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单细胞动物。

在其后的一百年里,随着科学家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发发现弓形虫的不凡之处。它能感染几乎所有的恒温动物,人类也没有“免俗”,22%的英国人、22.5%的12岁以上美国人、67%的巴西人、80%的荷兰人和德国人、88%的法国人都曾经感染过弓形虫。

根据不同的研究,我国人口弓形虫感染率在全世界处于较低的水平,大约是5%-20%。

即便如此,我们身边的“弓形虫病病人”仍然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同时,我们又似乎并没有感受到这一点。这是因为弓形虫感染很少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对于免疫功能良好的人群,第一次接触到弓形虫顶多会导致轻微的类似流感的症状,比如疲劳、肌肉酸痛、发低烧或者是淋巴结肿大,用不了多久这些症状也会消失。不过对于那些免疫力十分低下的人,比如艾滋病患者和正在服用抗排异药物的器官移植病人来说,弓形虫则可能是致命的。非常酷的英国电影《猜火车》里,一个因吸毒感染了艾滋病的小伙子Tommy就死于弓形虫。

弓形虫真的会感染胎儿?

弓形虫可以穿过胎盘屏障,由母亲传播给胎儿。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对胎儿的健康会造成不小的风险。

研究表明,妊娠13、26、36周首次感染弓形虫的孕妇,胎儿感染率分别为6%、40%、72%,症状发生率分别为61%、25%、9%。所谓的症状包括流产、神经系统发育不良、脑积水和致盲。

注意,这里特别提到了首次感染,也就是说,这种风险仅存在于妊娠期间第一次被弓形虫感染的女性中。综合国内诸多文献的数据,孕期女性首次感染弓形虫的概率远低于1%。

除了前面提到的母婴传播以及极其罕见的通过输血和器官移植传播之外,它们主要是“虫从口入”。要么是被猫粪便污染的食物、器具和饮用水,要么是吃了没熟的肉类。之所以特别提到猫,是因为在弓形虫复杂的生活史中,只有猫科动物能成为弓形虫的“终宿主”。换句话说,虽然弓形虫并不“挑剔”,但是它在其他动物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繁殖,不能向外界散播它的后代。

看来,猫的确是“危险分子”。不过研究发现,只有首次感染弓形虫的猫会在感染最初两周内传播虫卵。且猫粪中的卵囊要“孵化”一天才具有传染性。如此算来,准妈咪养到一只刚好具有危险性的猫的概率非常小。当然,即便如此,准妈咪们还是该把打扫猫沙和猫舍这样的活儿交给笨手笨脚的准爹地们。

与养猫相比,包括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在内的医疗机构都将食用不熟的肉类作为更危险的感染因素。我国还没见到有类似的调查,相信结果也不太令人乐观。那些热衷于吃涮肉和带血牛排的女读者们可要注意了,为了安全,还是暂时牺牲一下舌头吧。厨房里生熟分开也是必要的。因为除了弓形虫,很多更烈性的微生物也会钻这个空子。

其实不必太过担心...

在医学领域,弓形虫被称作条件致病的人畜共患微生物。感染弓形虫确实可能给孕妇带来麻烦,甚至引发流产。但感染弓形虫的渠道有很多,猫(粪)只是其中之一。其他动物不能向外界散播弓形虫后代,可能的途径就是吃下含有弓形虫活体的生肉。做到不吃生食、厨房里的生熟分开,很容易就能杜绝这个途径的传染。

而猫作为弓形虫唯一的主动散播工具,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首次感染的最初两周。准妈妈遇到这种危险猫咪的几率已经是非常低了,加上注意不要接触猫粪便,注意清洁和洗手,感染的可能性会进一步降低的。弓形虫这样的人畜共患病听上去好像挺吓人,但其实更多的危险来自于那些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从这个角度说,各位准妈咪床上那只两条腿走路的动物才是你更该提防的。

来源:科学松鼠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qku.com//mjccyy/106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