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阿尔及利亚姑娘Latifa和她的丈夫Amine一起来到上海工作,不久后Latifa怀孕,医院产检,由于国情不同,加上她平时主要以阿拉伯语和法语交流为主,英文有口音,中文只局限于打招呼,这些都让她觉得每个月都要产检“有点多”。

??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北部,作为法国的前殖民地,

近两个世纪以来,法语一直是当地的主要语言之一。

这个皮肤白皙、有一双深邃蓝眼睛的孕妈妈其实是一名医生,她在法国接受外籍住院医师培训(FFI)后,回国完成了小儿外科医生的专科培训。就在怀胎十月的冲刺阶段,第37周的产检结果让Latifa和她的先生紧张了一把——宝宝不幸查出有轻度脑积水,虽不至于威胁到生命,但检查结果仍似一块石头压在了夫妻二人的心头……那时起,她开始意识到,不同的医疗体制和程序,对于生命的尊重是相同的,规律的、有计划的产检更是对孕妇与宝宝健康必不可少的关爱。

为确保孕妈妈和胎儿的安全,妇产科刘延主任、钟慧萍副主任、杨辰敏副主任经过周密的讨论,决定提前安排Latifa入院待产。“脑积水会造成胎儿头围增大,复查B超也提示宝宝的头围正进行性地增大,这会增加难产的风险,为了安全起见,很多国内的准妈妈在这个时候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剖宫产。”刘延介绍道。

胎儿以及新生儿脑积水就是Latifa的专业,她对可能面临的风险心中有数,但还是很像想自然分娩,丈夫由于工作原因,虽不能时时陪伴,但十分尊重妻子,支持她自己决定生产方式。因此,当主治医生与Latifa沟通时,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沟通效果差强人意。

曾经留学法国的许啸声医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承担了翻译任务。Latifa毕竟是第一次做母亲,对于分娩的过程心里还是很没底的,而且在异国他乡生产,心中难免焦虑。但当听到熟悉的语言,看到大家关切的眼神时,她也渐渐放下了内心的不安和戒备。

出于对孕妈妈民族文化的尊重,产科团队在刘延主任的带领下,再次进行严密评估,最终决定尊重Latifa意见,尝试引产——产房里,医护通过诱导有效的宫缩来促进产程的进展,曾在法国进修的产房护士曹梦迪用法语亲切地鼓励着Latifa,让她尽量放松和安心。

引产过程并不顺利,经过4天的试产,Latifa丝毫没有生产的迹象。“可能还是由于胎儿脑积水,胎头过大,不宜入盆,经过团队和Latifa再次沟通,最终达成了进行剖宫产的共识。”刘延说。

“明天就要剖宫产了,你准备好了吗?”手术前夜,许医生到病房看望Latifa。

“我准备好了,感谢有你们,没想到在这里还能遇到会说法语的医护人员,就像在自己国家一样。”

“医院的每个科室,几乎都能找到熟练运用法语的医生。我们一直都在你的身边,你就放心吧。”

“真好,这是一次很棒的体验!”

……

陪伴在旁的丈夫Amine在旁听了半晌,末了,他和许啸声医生握手致谢,然后用上海话说了一句:“谢谢侬……”

原来,Amine已经在上海生活了十余年。学习期间主修经济专业,留校后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颇有语言天赋,和妻子不同,他的汉语非常流利,甚至还会说几句上海话。

最终,母子平安,这是对生命最大的礼赞。Amine坦率地表示,妻子这一次曲折的生产经历,让他对中国医生有了全新的认识,“医生们非常尊重我们的意愿,给予充分的试产机会,他们用专业、用服务,化解了我们心中的坚冰。”

良好的沟通,是维系医患关系的基石,这其中,有语言,有信任,更有医者的仁心与担当。

欢迎转发点赞

撰文

梓骞周邦彦

编辑

韩康妮

医院服务号

医院订阅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qku.com//mjccyy/102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