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脑积水专科治疗医院 >> 脑积水医院 >> 典型病例婴儿脑积水2次内镜造瘘术后头
注:视频中有李小勇医生分析该患儿内镜造瘘术失败的原因
患儿男,1岁5个月,贵州省遵义市人。
一、在李小勇脑脊液中心入院前病史
患儿于年7月4日出生,出生后天的时间里家属发现患儿头围在不断增大,年10月10日即患儿出生后天,在贵医院,头颅影像检查出脑积水(片子丢失)。
为治疗脑积水,家属各方打听咨询,年4月12日即患儿9个月,他医院,医生建议家属做内镜造瘘术,家属得知这个内镜术孩子不用带管,在脑室内打个“小眼”脑积水就能通了,于是很快同意了。
年4月15日即患儿9个月即住院后第3天,进行了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
第1次内镜造瘘术后头围从55厘米增至57厘米
内镜造瘘术后第6天即年4月21日,查头颅影像:脑室仍严重扩张,且出现脑外积水(图-1),此时患儿测量头围是55厘米,随后出院。
图-1:年4月21日内镜造瘘术后头颅影像
第1次内镜造瘘术后第70天即年6月24日即患儿11个月,此时头围出院时的55厘米增大至57厘米,家属带着孩子再次来到北京,医院做“脑积水内镜造瘘术更在行”的某医生,查头颅影像:脑室仍严重扩张,(图-2),医生给患儿进行了第2次内镜造瘘术。
图-2:年6月24日头颅影像
第2次内镜造瘘术后头围从57厘米增至61厘米
第2次内镜造瘘术后2个月时间里,家医院一直做各种康复治疗,但头却仍只能竖立20分钟左右,且头围仍在不断增大:从57厘米增大到了60厘米。
年9月7日即第1次内镜术后第4个月即第2次内镜术后第2个月又即患儿1岁2个月,医院复查,头颅影像:脑室扩张仍严重,且扩张更大(图-3),此时患儿头围已增大至60厘米。但复查后给患儿做第2次内镜术的医生给出的意见是导水管和造瘘的地方都是通的,再观察3个月。
图-3:年9月7日头颅影像
家属网上寻求好大夫帮助
孩子的头围持续增大,脑积水没有任何减少,医生仍给予观察处理,此时患儿头围已增大至60.5厘米,孩子的脑子会不会被挤压损伤的越来越重呢?家属开始对该医生的决定充满疑虑。
年12月24日即内镜造瘘术后第8个月即患儿1岁5个月,家属在网上“好大夫在线”咨询李小勇医生。
李小勇医生通过家属的描述和上传的头颅影像,回复家属:只要头颅还在增长,就说明前次(内镜造瘘)手术是失败的,但是孩子的手术可能已经有耽误,因为1岁多的孩子头颅基本已闭合固定了。但是还应该治疗,作治疗的更大努力。
年1月6日即先后2次内镜造瘘术后头颅持续增大8个半月(头颅从55厘米增大至61厘米),家属带着患儿来到北京的李小勇脑脊液中心就诊。
二、在李小勇脑脊液中心治疗过程和结果。
年1月6日,入院时:头颅大,头围61厘米,患儿精神差,反应迟钝,前囟门已闭合(图-4),不能言语,不能独立坐、站立,头竖立时间短只能坚持15分钟,头颅影像:内镜第三脑室造瘘术后,脑室严重扩张(片子丢失)。
图-4:年1月6日入院时头围61厘米
住院后第4天即年1月10日即脑室外引流术后第3天,引流出淡黄色清亮脑脊液约mL,精神变好,反应变快(图-5)。
图-5:年1月10日脑室外引流术后
住院治疗第7天即年1月13日,进行了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复查头颅影像:脑室分流术后状态(图-6)。
图-6:年1月13日头颅影像
住院治疗第19天即年1月25日,增大的头颅改善为有塌陷(图-7),入院时头61厘米缩小至59厘米。
图-7:年1月25日
住院治疗第27天即年2月2日出院回家过年,出院时:由入院时头围61厘米好转至58.5厘米;入院时精神差,反应迟钝改善为精神变好,反应变快;入院时头竖立时间短好转为头竖起时间延长(图-8)。
图-8:年2月2日出院时
三、出院后随访
出院后4年余即年6月23日即孩子年龄6岁,来院复查:头围61厘米,理解能力和言语基本可以,但独立站立不稳,走路需扶着(图-9)。因当初婴儿时期脑积水治疗延误(没有及早的找李小勇脑脊液中心而2次在外院选择内镜造瘘术),即使脑脊液科治疗后,但仍无法挽回延误治疗所造成的后遗症。
图-9:年6月23日
李小勇脑脊液中心特别提醒各位家长朋友:婴儿脑积水,是一周岁以前的脑积水,是治疗脑积水的更有利的时期,尤其对头颅增大的婴儿,目前脑脊液科提出消灭大头娃娃的理念,因为在这个时候及时治疗,可以让增大的头颅缩小到正常和近于正常的大小,还可以让绝大多数脑积水患儿变成正常的孩子。另外,尤其像类似Dandy-walker畸形的脑积水,务必不要行所谓微创的不放管的内镜手术,因为这是典型的交通性脑积水,肯定会失败,即使家属强烈要求,也不要试验或试验后的再分流,因为内镜术也可以引起更高的分流术失败并发症。
〔本典型病例所涉及的图片和视频均经患者本人同意,如有异议,请联系该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qku.com//mjccyy/10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