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事看展

前几天,画事君去故宫看了一个展览,名为“天子万年——清代万寿庆典展”,展出的都是清代皇帝和皇太后们过生日时,宫廷制造的吃穿用具,以及众多官员进献的生日礼物。

这寿辰的排场真是亮瞎了画事君的眼——做皇帝,真好。做皇太后,也不错。

但,这种极尽奢靡,极尽繁华,在画事君看来,也流露出一丝对现实的无力。在紫禁城的四角天空内,压力和恐慌随处可见,只有用无限丰富的物质,来填补空虚的心灵。

烟云散尽,繁华已去,只有器物,无言,却能昭示着那曾经烈火鲜花的存在。

甄嬛传中宴饮场景

皇帝奶奶过生日时,绣的那块匾

先来看这一块匾,这大匾是康熙皇帝为她奶奶孝庄文太后过生日做的。

本来一块匾也没什么神奇,清代皇帝到处题匾,哪哪儿都是御题大匾,不过,孝庄太后,那是救了康熙小命,扶植康熙上位的人,所以这块匾,也不能是一块简单的匾。

这块匾,是工匠根据康熙的字绣出来的,没错,中国的技术工人世界一流,手活儿太棒了,就连字儿的飞白牵丝也能秀出来。

刺绣康熙帝“万寿无疆”匾

“万寿无疆”这几个字可不能随便乱用,古代一般是帝王或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可以用。近现代嘛,也只见过毛主席用了这个词儿,那个时候革命小将们常常喊“毛主席万寿无疆,林副主席永远健康”。

嬛嬛斗倒华妃后,过生日的排场

皇帝为皇太后或太皇太后庆生,是皇帝向天下人昭示孝道的行为,当然要隆重。乾隆皇帝就经常为他妈妈崇庆太后庆生,场面也很大。崇庆皇太后,就是电视剧里的甄嬛这个角色。

孙俪真好看

甄嬛年轻时到底长啥样我们不知道,但她八十岁的时候被宫廷画师一丝不苟地画下来了,是个长脸。

佚名《崇庆皇太后(甄嬛)八旬画像》

老太太年轻时候想必也是一个美人。

《崇庆皇太后朝服像》

是更年轻时候的崇庆皇太后

按照《甄嬛传》里面的情节,甄嬛并非是乾隆的生母,不过真实的历史并不是这样,乾隆的亲生母亲就是画像中的甄嬛。看看乾隆的画像,和他妈妈甄嬛的脸盘儿、眉弓和颧骨都挺像的。

清代宫廷绘画《乾隆帝画像》

甄嬛五十岁生日的时候(乾隆六年),乾隆大排筵席,并订制了一个万寿食谱,我们可以看看甄嬛五十岁生日都吃点啥:

菜有好几百道,每一道都另配一个吉祥的名,中国人讲究,皇家更讲究,这些菜名起得太有文化了。连野鸡燕窝面都起名叫“冰茧银丝”,格调太高。

甄嬛五十岁生日食谱(局部)

只是画事君不明白,这菜单里面的“猪肉桃”是啥,猪肉和桃配一起,皇太后能吃下吗?

乾隆不光为他的甄嬛母亲置办贺礼和菜单,还亲自为甄嬛画画,故宫“万寿庆典”大展展出了两张乾隆的绘画作品,都是他为甄嬛皇太后的生日祝寿画的。

乾隆帝《寿星图》轴

这第一幅画的是老寿星南极仙翁,是乾隆为甄嬛六十五岁生日画的,图中的南极仙翁,说句难听的,就像得了脑积水似的,线条僵硬呆板,没有一点灵气,据此我们基本可以判定这张画确实是乾隆亲笔——因为乾隆画画水准确实比较差。

还有一件山水画,名为《多禄图》,是乾隆为甄嬛八十五岁生日画的,按照乾隆自己在画上的题跋,是一件写生的作品,画的是承德避暑山庄里的山水和鹿,鹿与“禄”谐音,取义吉祥。

乾隆帝《多禄图》轴

不过,这件作品的水平可比上一件《寿星图》强太多了,即便是乾隆在甄嬛这两次生日中间提高了绘画水平,画事君也不相信他能画得出来这几只姿态生动的鹿,顶多能画鹿身底下的几根草。估计大概乾隆是找宫廷画家代笔的,就像他找词臣替自己作诗一样。

乾隆帝《多禄图》轴(局部)

乾隆过生日的大排场

乾隆本人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高寿的皇帝,活了八十八岁,这位皇帝好大喜功是出了名的,到老了自封“十全老人”,过生日的排场在清代皇帝中应该算最奢华铺张的了。

清代皇帝过生日就坐在这龙椅上面迎接群臣的祝贺

根据乾隆五十五年清宫档案记载,在乾清宫,为乾隆举办八旬寿诞,皇帝宴桌摆放花瓶两个,剔红飞龙宴盒两个,用于盛放果品的松蓬果罩四个,用于盛菜的掐丝珐琅碗盘四十个,分五路四十道荤素菜肴依次上菜。

下面就是本次“万寿庆典”大展中,展出的乾隆的大宴桌。

乾隆皇帝大宴桌金碧辉煌,光辉夺目

我们还可以看看乾隆过生日时候制造的金壶,实在太奢侈。

其中一把掐丝珐琅多穆壶,在镀金铜胎上以金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今天拍卖会上的掐丝珐琅价格越来越高,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把多穆壶很有异域风情,其实是藏、蒙、满等民族盛放乳制品的器皿。

掐丝珐琅多穆壶

图拍的实在挫,我找一个故宫拍的掐丝珐琅给大家看。

尺寸:通高13.9cm,口径16cm,足径13.5cm。

作者:元代工匠制,明景泰年改造。

时代:元

银镀金奶茶壶

这把壶也是盛奶用的,看着像阿拉丁神灯。清代毕竟是少数民族当皇帝,即使再汉化,宫廷器具很多也都不是中国汉族的传统用具造型。

乾隆皇帝过生日,要搞出普天同庆氛围,所以还要赏赐天下的百岁老人,“万寿庆典”列了一张表,也就是乾隆过生日对大清疆土之内百岁以上老人的赏赐清单——银子是流水一样的花啊。

图中的第一列是籍贯,第二列是人名,三列是百岁老人的岁数,第四列是赏赐的东西。

乾隆赏赐百岁老人清单(局部)

从图里可以看得出来,清代的中国百岁老人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可见南方人的生活更好一些。百岁老人中女性居多,现在也一样。

挖空心思的造办处

皇帝日常所用的器皿多数都是清代“造办处”制造的,清代的造办处机构隶属于内务府,专门为皇家制作锅碗瓢盆,服装家居。乾隆时期,造办处下设四十二个作坊,每个作坊都荟萃了全国的能工巧匠。

我们经常在宫斗剧中看到,哪个娘娘落魄了,造办处就衣服都不给好好做,连炭火柴米也克扣。其实造办处就是个加工厂,这种情节设置实在是太高看造办处了。

到了皇帝过生日的时候,造办处就更忙活了。为了皇帝的生日,造办处制作的器物造型也是别出心裁,比如这次展览中出现的元宝形火锅(具体什么时候造的已经不清楚了)就堪为代表。

银“甲子万年”元宝火锅

这种火锅不知道好不好用,想来皇帝也是财迷心窍,吃饭也要盯着元宝。

细看元宝锅下面还有小元宝,是放炭火用的。

除了元宝锅以外,故宫“万寿庆典”展览还展出了清代皇宫的锡制一品锅。看来皇帝们都爱吃火锅。

锡一品锅

吃火锅就难免汤汁溅到身上,我们现代人去海底捞吃火锅,服务员会给我们胸前挂一个围裙,或者在腿上垫一块方巾,清代的皇帝们也一样,不过,他们管这种东西叫“怀档”,也就是在怀里揣着的遮挡物。

看看清代光绪皇帝过生日的时候宫廷给他做的怀档,画事君的眼已经被亮瞎。光这绣工得是多大的工作量。

蓝缎云蝠纹怀档光绪时期

我们可以再看一件光绪用的怀档,其实就是垫在腿上的方巾,上面是缂丝的群仙祝寿图。

缂丝这种工艺可不简单,其编织方法不同于刺绣和织锦,概括说就是“通经断纬”,能够在丝织品上呈现出双面立体感,是中国丝织技术中最为复杂和费工费时的一种技术。

这件缂丝怀档这么精美,皇帝好意思把哈喇子饭渣子掉上面吗?

缂丝群仙祝寿怀档光绪时期

我们可以看看细节,这块怀档上是传统的八仙祝寿题材,骑驴的是张果老,拄拐的是铁拐李,都好认。

缂丝群仙祝寿怀档光绪时期(局部)

高调,奢华,可惜没内涵

清代皇宫里面用的东西有很多都是高调奢华,然而没内涵。比起宋代的皇帝们清雅、超脱、高逼格,简直差的太远。

比如这件珊瑚和寿桃的搭配,色彩艳俗就不说了,还安排一个蝙蝠衔着一个寿字,一股浓浓的乡镇企业家品味。

清红珊瑚盆景寿桃九只,蝙蝠九支,象征九九福寿

此外还有密密麻麻写满各种“寿”字的大尊,画事君差点密集恐惧症。好在颜色一致,排列整齐,比上面这个珊瑚要好不少。

这大尊上面一共有一万个寿字,寓意“天子独尊,万寿无疆”,是康熙五十二年景德镇为皇帝六十岁生日烧造的。

青花万寿字尊

密集、花哨、热闹,皇宫里的器物大概都是这种风格。上有所好,下必投其所好。

慈禧太后过六十大寿的时候,内务府大臣福锟等人献上了雕凿及其繁复的玉石,表现的是蓬莱仙境。

紫檀座玉石蓬莱仙境

当时可没有现在的染色加工工艺,玉石的颜色是天然的,这份寿礼用的全是和田籽料,可想而知有多么贵重。

不过在画事君看来,这件东西红红绿绿,杂七杂八,真是白瞎了这么好的玉,慈禧老佛爷可能好的就是这一口吧。慈禧这个老太太,喜欢cosplay观音菩萨,专属器具制造处大雅斋那红香绿玉的花团锦簇风,搁今天,八成是一个喜欢在朋友圈转发心灵鸡汤的杨二车娜姆。

官场马屁文化之威力

拍马屁也要讲求技巧,晚清名臣张之洞为慈禧准备的寿礼是由密密麻麻的蝴蝶组成的“寿”字,蝴蝶则象征“耄耋”。

张之洞不愧是进士出身,他的马屁有技巧,有文化,有内涵,在花里胡哨和清雅好看中取得了平衡。

张之洞为慈溪生日制作的寿字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会张之洞这一套,乾隆时期的云贵总督李侍饶为皇帝生日进献的金桂树图挂屏就实打实的走土豪砸钱路线,纯以黄金的质感取胜。

云贵总督李侍饶所贡金桂树图挂屏

不过在整个清代,马屁功夫最高的大臣非和珅莫属。

和珅为皇帝进献的是几百方制作精良的印章,每个印章都刻了一句皇帝的诗,诗中都有“福”字或“寿”字,真不知和珅费了多少力气从乾隆的上万首诗中挑出来这些带“福”、“寿”字的句子。这马屁一方面赞颂了皇帝的诗词文采,一方面又显得有文化不粗俗,怎能不讨乾隆的欢心呢?

李侍饶与和珅一比,差了不是一星半点。马屁功夫一般的李侍饶最后终于因为贪污被马屁功夫一流的和珅查办抄家。

马屁功夫一流的和珅也没得善终,最后还是被嘉靖杀掉。可见做人做官,还是要讲些良心,马屁虽好,然而善恶有报。

说到拍马屁,就不得不提中国官场的马屁文化之威力。就连遥远的英国使臣来到了大清帝国,也还得拍拍天朝上国乾隆帝的马屁。

话说乾隆年间,英国使团代表马戈尔尼想找乾隆谈生意,打开中英贸易的大门,于是为乾隆帝带来了一堆东西做礼物,这把金光闪闪的长枪就是礼物之一,说是错过了大清皇帝的八十寿诞,仅以礼物补过,聊表寸心。

可是乾隆帝哪看得上这点东西啊,再加上马戈尔尼不下跪,乾隆就更不高兴了。乾隆自认为泱泱天朝,汝等英国番邦野人,来朝拜我就是福分,连见都懒得见马戈尔尼,还提什么中英贸易。

马戈尔尼的马屁力度太小,终究没有什么作用,只有半个世纪以后的坚船利炮,才最终炸醒了大清帝国。

马戈尔尼所进火枪

静斋

屹东

千萨萨民国画事团队出品点击图片查看民国画事精彩内容假若民国艺术家们也有







































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qku.com//mjccby/40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