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脑积水专科治疗医院 >> 脑积水诊断 >> 脑积水导致失明还能恢复吗
患者家属问:孩子7岁了,4个月大时发现脑积水,8个月大时做了分流手术。近期,分流手术颅内压低,头痛、呕吐,将分流管扎死,几天之后出现视力模糊渐渐双目失明,颅内压升高,之后有做了分流手术,可是分流手术后一个月了,眼睛视力一点都没有恢复,医生您看怎么办?
医院陈国强院长告诉患者:这种情况应该属于梗阻性脑积水,为何不采用内镜下造楼术?造瘘术可以避免分流手术的各种并发症。视力完全消失后恢复会非常困难。如果颅压还高的话需先将颅压降下来,如果颅压不高了,应该用神经营养药和高压氧进行治疗。
1.临床上脑积水导致失明的情况多吗?
只有严重的脑积水患者才会导致失明,但是临床上,很多患者由于某些原因耽误了治疗时机,来医院就诊的时候已经相当严重,重度脑积水常表现为智能低下、失明、瘫痪、脑实质明显萎缩等。
2.如何预防脑积水致失明?
只有早发现早治疗,在脑积水压迫视神经之前治疗才能预防失明。
3.上述7岁患者,早在8个月大时,就做了分流手术治疗,为什么依然没能避免失明呢?
因为出现分流过度的现象,引起低颅压综合征,产生头痛、恶心等症状。医院采取了分流管停止分流的方式来缓解分流过度症状。但是分流管停止工作后,脑积水立即迅速增多,压迫视神经导致失明。之后,医院又为患者安装了另一根分流管,但是已经失明的眼睛很难恢复。
这里还要详细说明的是:过度分流引起的低颅压综合征,除了产生头痛、呕吐以外,还会恶心、心动过快和昏睡等症状,这些症状在体位改变时尤其容易发生。低颅压综合征的病人,当病人呈现直立位时,会引起过度分流,造成颅内负压,出现剧烈的体位性头痛,必须躺下才能缓解。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经常发作并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就需要行分流管修复术,重新埋置一根压力较高的分流管,或抗虹吸管或者压力较高的抗虹吸分流管。
4.如何避免分流管出现分流过度现象?
术前对患儿的颅内压有正确的估计,必要时行腰椎穿刺测压,进而选择阈值合理的分流管,对防止分流过渡十分重要。同时,尽量选择质量较好的、可体外调压的有抗虹吸功能的分流管。但是无论何种分流管都有其使用寿命,临床上最长的使用了9年。
除了分流过度以外,分流管堵塞,引起脑室、腹腔感染等问题也可能导致脑积水迅速增多,病情骤然加重,应该高度警惕。
5.内镜下造楼术是什么手术?
神经内镜下脑室探查,相当于把神经外科医师的眼睛延伸到脑室内进行实地考察,可以发现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难以发现的脑积水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是治疗脑积水最常用的手术之一,创伤小,效果好,无需插管,避免分流管带来的各种并发症。
据中国医科大学医院肖庆主任介绍,在应用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时,软性电子内镜与硬质内镜相比具有明显优势,软性电子内镜恰如疏通下水道时所使用的专业工具一样,能够对脑脊液循环通路进行更大范围的探查与疏通,在更小的手术创伤下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脑积水导致完全失明后恢复可能性不大,预防失明要尽可能早发现早治疗脑积水,尽可能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术后定期复查。
如有疑问,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qku.com//mjccby/10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