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推广————“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说的是“扶贫成效最终还由老百姓说了算”,一切以多大程度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为衡量标准。“挖穷根”“改穷业”“挪穷窝”“脱穷境”“换穷貌”……从年至今,茶陵县共脱贫户人,剩余未脱贫人口户人,综合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17%,今年贫困户将实现清零。精准扶贫征程艰辛而伟大,这一行行看似简单的数字,却饱含着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铭刻在茶乡儿女心上,温暖着每个贫困群众的心窝,而贫困群众开心的笑脸,便是对精准扶贫故事最好的讲述。许多扶贫干部这样感叹:“闻到的泥土中青苗香气,正是希望的味道,见过最美的风景便是贫困户发自内心的笑容。”产业“甜”在心窝里在家门口做起大产业,收益有了保障,还能照顾家人。说到现在的生活,秩堂镇龙江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国良满心欢喜。今年50岁的刘国良和妻子共养育两个儿女,夫妻俩一度株洲市区打工,年他突发心脏病,手术后不能干重活,还背上了巨债。年,他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驻村工作队帮扶下,回乡开始养蜂。刘国良的妻子看着收获的蜂蜜格外高兴。陈洲平/摄“我养的野生蜂,一年收割三次,7月底是今年最后一次,我老婆特意从市里赶回家帮忙。”看着妻子满脸笑容将收割的蜂巢取下,刘国良格外自豪,“现在县消费扶贫中心帮我卖蜂蜜,销路不愁,一年能赚个五六万元!”岗位送到家门口7月31日早上8时,思聪街道下清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尹迪元的妻子罗平玉早早赶到村里新建的扶贫车间,熟练地使用缝纫机开始作业。由于两个孩子患病,以前罗平玉常年只能在家照顾,收入全靠尹迪元在县城一家煤矿厂务工,但入不敷出。“今年县里免费给我提供培训,我基本掌握了服装加工技术,但不是很熟练,不过我有信心下个月升为中级工种,收入再升一档。”罗平玉笑呵呵地说,只要升为高级工种,一个月能赚近元,比丈夫工资不会少。脚下铺设“幸福路”8月1日傍晚,太阳快落山了,严塘镇猷竹村房屋和山丘的阴影,将建档立卡贫困户谭下娇家门前的道路遮住,阵阵凉风吹走了炎热,她转着轮椅来到组道上准备和邻居一起吹风纳凉。“年我摔伤了脊椎骨,年下半年的一天,突然下半身没知觉了,经过治疗现在只能坐轮椅出行。”谭下娇说,以前村组道还是泥巴路,行动不便的她只能窝在家里,特别憋屈。出门“散步”,谭下娇格外的高兴。陈洲平/摄自从年,村里将所有组道进行修缮、硬化,4米宽的水泥路通到谭下娇家门口,她不再总是呆在家里,时不时地出来“散步”、串门,日子过得乐呵呵。教育帮扶种希望“谭老师来啦!谭老师来啦!”7月31日下午6时许,茶陵县金星学校老师谭晓花,还没到结对贫困学生刘子杰家中,就听到了他们兄妹俩的欢呼声。谭老师(中)和刘子杰兄妹的欢乐时光年谭晓花担任班主任,她与班上学生刘子杰结对,一帮就是4年多。刘子杰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她不仅担当老师的角色,更是刘子杰心中的“谭妈妈”。只要有空,她经常去刘子杰家中辅导功课。如今,刘子杰的妹妹开始读一年级,也成为了她的帮扶对象。“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这兄妹俩越来越开朗。”当天,带着种子在户外教导植物生长知识的谭晓花,看着两个孩子的笑脸,欣慰地说道。健康护航新生活“陈医生,您来啦,快坐快坐,这几天我身体好多了,多亏了你上次送来的药。”8月1日,在家门口忙农活的洣江街道前农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杨贵仔,见家庭医生陈瑶上门走访后热情招呼着。家庭医生上门,杨贵仔(右)笑容满面今年61岁的杨贵仔患有支气管炎、高血压等疾病,常年离不开药物治疗。自健康扶贫工作开展后,陈瑶成为他家的签约家庭医生,每月两次上门给他体检、送药,并指导其用药和保养知识。“你们不仅给我减轻了药费负担,还这么关心我,我一定要把身体养好,把日子过好。”杨贵仔看着给他量血压的陈瑶,满脸笑容地说道。金融帮扶“及时雨”8月2日下午3时许,家住枣市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争武,像往常一样从牛栏里赶着自家的19头黄牛出去吃草。免息贷款,助力李争武养牛18岁时,李争武因意外导致右手残疾,一直找不到工作。年,借着金融扶贫的东风,他从信用社免息贷款3万元,开始黄牛养殖。这几年,他养牛每年平均收入近3万元。“今年,我已经把3万元贷款还了,又重新免息贷款了5万元,准备扩大产业规模。”望着从牛栏露出来的黄牛,李争武坚定的眼神中透露着点点笑意。挪出“穷窝”奔小康“没花一分钱,就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要感谢党、感谢政府!”虽然搬进新家4年了,下东街道沿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龙小平还是逢人就夸茶陵幸福安全工程搞得好。住新家后,龙小平每天乐呵呵。陈洲平/摄由于丈夫去世早,龙小平曾带着智力有缺陷的儿子住在一栋土坯房里,最害怕就是刮风下雨,不仅多处漏雨,还要担心房屋垮塌。年,龙小平被列为幸福安居对象,住进了村里统一修建的幸福安居房。“两室一厅的精装房,还通了自来水,街道办事处和帮扶单位给我配齐了家具电视,这么好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谈起搬进新家后的生活,正在挑拣绿豆的龙小龙脸上溢满了笑容。社会力量来帮忙“小刘,我们来看你了,以后要听妈妈的话。”“好好好,呵呵呵!”这番对话发生在今年7月初的茶陵县社会扶贫联盟的一场慰问中,而慰问对象是20多岁患有脑积水和脊椎骨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刘知微。在当天的慰问中,社会扶贫联盟工作人员给他送来了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赠的多元慰问金。社会扶贫联盟送慰问金,刘知微(右)脸上笑开了花拿着慰问金,刘知微脸上笑开了花。“不仅给我们发放了社会兜底保障,逢年过节还有人慰问,将来的日子会过得更好。”刘知微的妈妈不停地感谢。生态扶贫“绿”生“金”7月30日下午6时许,夕阳洒在虎踞镇水源村,仿佛给这个美丽的生态新农村披上了一身金纱,衬得村子愈加美丽。这几年,村里成立了麻叶洞生态农业合作社、广源荷花合作社,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产业,不仅种植有机水稻、养跑山鸡等,还打造了霞客溪、茶马古道、络丝潭、麻叶洞等景观。村里环境变美,罗细羽感到很欣慰。陈洲平/摄身穿红白相间工作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罗细羽,认真清扫着村里旅游景点茶马古道。“现在我们生活在景区里,不仅环境美了,收入也高了。我被聘为保洁员,每月工资近元。”他说,看着村里变美有自己一份功劳,他干起活来格外有劲儿。党建引领开良方8月1日一大早,严塘镇上合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谭志慧和妻子特意赶到村部,紧紧握着村党总支书记谭桃牛的手,一脸欣喜地说:“感谢村支两委牵线,今年新榨的菜籽油全部买完了。”菜籽油销完后,谭志慧(右一)到村部致谢年,谭志慧因父亲患病导致家里负债累累,后来,扶贫工作队进驻村里,加强党建工作和支部建设。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帮助下,他流转了村里的闲置土地,种植油菜花和油茶树,当年实现脱贫摘帽。今年受疫情影响,菜籽油一度滞销,他请村支两委帮忙联系销路。在谭桃牛等村干部帮助下,6月份成功联系到新的经销商。“我们能够脱贫,要感谢党建帮扶,感谢党员干部,他们是我们致富的靠山和底气。”谭志慧笑呵呵地点赞道。来源:大美茶陵作者:佚名

订阅: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qku.com//mjcczz/10271.html

------分隔线----------------------------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