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13日,12岁的杨景杰上学时出现频繁头痛,进食后呕吐,走路不稳等症状。杨妈医院做CT检查,被查出“四脑室、脑干占位”。

医生告诉杨妈妈:“怀疑病人脑部长了恶性肿瘤,这个病很难治,脑部手术风险很大,还无法保证治愈,再治疗下去也是人财两空,劝你还是放弃吧!”听到这话,杨妈妈医院的走廊上,想到自己才12岁的儿子竟然得了恶性脑瘤,她吓得不敢看检查报告单,不敢相信这个可怕的事实!

孩子永远是母亲的心头肉,无论医生怎么说,医院能治好儿子的病。接着,杨景杰的父母跑医院,但医生们了解了杨景杰的病情后都纷纷表示无法治疗……

但杨妈妈不愿就这样放弃,她多方打听哪里的医生治脑瘤好,医院有个教授能治这个病,就马不停蹄地带着儿子赶赴西安,千方百计寻找那位教授,但教授给她的回答依然是——放弃。

这个朴实又坚强的母亲在一次次绝望与希望的夹缝中被折磨得肝肠寸断,痛不欲生。从西安回来后,她直接赶到医院,医生告诉她,颅部手术风险很大,医院的专家亲自做开颅手术,但手术风险需由家属承担。只要儿子有一丝治疗的希望,杨妈妈就不会放弃,她用颤抖的双手在手术同意单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接着,她向所有的亲戚朋友借了20多万元的手术费。年5月18日,杨景杰进行了开颅手术,术后病理示:四脑室弥漫性胶质星形细胞瘤。

手术后,医生建议放化疗。杨妈妈明白,化疗会把好细胞和坏细胞都杀死,但为了能保住孩子的命,杨妈妈还是决定听从医生的建议。之后,杨景杰化疗5个疗程,放疗1个疗程。本以为做完手术,又进行了放化疗,儿子受了那么多罪,病会慢慢好的。但令杨妈妈意想不到的是,杨景杰开始说话不清,双手颤抖,嘴角歪斜,双眼斜视,不停流口水,进食困难,双腿已无法走路!看着儿子各种术后症状,杨妈妈心里像滴血般疼痛!更要命的是他的后脑刀口处竟开始长出一个肿物,杨妈妈看着这个坚硬的肿物一天天不断增大,每日提心吊胆、心惊胆颤。

杨景杰父母立即带着儿子到郑大一附院找到当初为儿子做手术的医生,医生看着杨景杰后脑处铮光发亮的肿块也毫无办法,告诉身心倍受煎熬的杨妈妈说:“小孩多则能活6个月,少则4个月,回家准备吧!”

听到这话,杨妈妈再一次瘫坐在地上。懂事的杨景杰用浮肿的手轻抚着妈妈的脸,轻声地安慰着妈妈:“妈,不-要-难-过,我——会——好的……”

儿子的话让杨妈妈的心如刀绞,泪如雨下,杨妈妈哭着告诉儿子:“就是全世界都抛弃你,妈妈也绝不会扔下你!”

也许老天怜悯这对可怜的母子,当她医院出来后,杨妈妈看到了郑大一附院门口的广告牌,广告牌上写的一句话立刻深深吸引了她:不吃中药别找我。这是医院袁希福院长说的话,杨妈妈想: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而且这医院,也许这位中医能救儿子的命!

杨妈妈把想到医院看中医的想法告诉丈夫,丈夫说,医院,不要相信!听到这话,杨妈妈积蓄已久的压仰和痛苦全部爆发出来,她大放悲声地哭着对丈夫说:“人家生了病都有救命稻草,为什么我们的儿子连一棵救命稻草都没有!?……”

年9月29日,经历过多次打击和绝望的杨景杰父母一起搀扶着双腿无力,无法行走的儿子来到了医院的会诊室。当时,杨景杰坐在椅子上时需要母亲固定腰部才能坐稳,伸手把脉时还需有人按着手才能放稳,头部不由自主地晃动,吃饭时漏饭,流清涎。袁希福院长试图让他说两句话,发现他言语不清,只能吐出一两个不连贯的字。看到杨景杰脑后那个约15×10cm的触目惊心的肿块后,杨妈妈抽泣着说:“我每天看着这个包晚上都不敢睡觉,光害怕它哪天长崩了。我的孩子才12岁,求求袁院长救救他吧!”

袁希福院长告诉杨景杰的父母:病人脑后的肿块是因肿瘤复发,脑脊液循环障碍,形成脑积水所致。我现在先为病人开10付药,如果他吃后肿块能消下就继续来用药,如果无效就去寻找其他的治疗良方吧。

袁院长为杨景杰诊断期间,杨妈妈一直紧张地站在旁边,她生怕连专治肿瘤的中医都将儿子拒之门外,那儿子就真的没救了!既然袁医生给儿子开了中药,那就证明儿子还有救!

回家后,杨妈妈每天耐心为儿子煎药,自从儿子生病后,杨妈妈都让儿子和自己一起睡,儿子后脑起包后,她每天晚上碰到那个硬得顶手的肿块都心里发憷。但服药第9天后,细心的杨妈妈发现儿子脑后的肿块好像小了、软点。她立即叫来丈夫,丈夫也一致说:“是小了!也软了!”

10天后,杨妈妈第2次到医院为儿子抓药。服药15天后,儿子脑后的肿块明显小了!服药18天后肿块整个消失了!看到肿块奇迹般地消失了,杨妈妈非常高兴,从儿子得病以来,这个经历过无数次打击和绝望的妈妈头一回这么高兴,第一次对儿子的病情能够治愈充满了信心,也对袁希福院长充满了感激。

年10月20日,杨妈妈带着儿子到医院复诊,杨景杰脑后除了手术缝合的痕迹,再也找不到那个大包块了!再次看到袁希福院长,这个质朴寡言的农村妈妈几度哽噎,她紧紧地握着袁希福院长的手说:“孩子的命就交给您了!感谢您给了我儿子生命的希望,也给了我活下去的希望!”

坚持服药的杨景杰不断出现喜人的改变:服药2月后,杨景杰能自己扶墙走路,也能慢慢转身,还能在家扫地,就连吃饭时漏饭、流清涎的情况也开始减少。年11月25医院复查,对比老片,脑干病灶明显变小,枕叶后部积水完全吸收!

感到身体康复的杨景杰告诉妈妈:“我好久没去学校了,如果再不去就跟不上学习了,我想去上学!”为了能早日上学,杨景杰每天试着锻炼自己走路。服药3个月后,服药加锻炼的杨景杰走路变稳,虽然走路还有点歪歪斜斜,但已不再需要搀扶,也能慢慢下台阶,个子长高了,体重也增加了,吃饭基本不流清涎,不漏饭。服药4个月后,杨景杰左眼斜视减轻。看到孩子一天天好转,杨妈妈有说不出的高兴和激动。接着,杨景杰开始每天锻炼下蹲、踢腿、行走,每天做仰卧起坐。

年3月,杨景杰终于如愿以偿地回到了学校,妈妈送他到校门口,要强的他自己走进教室。下午放学后,妈妈牵着他时,他还能小跑10多米。想医院判了“死刑”,再看看现在能蹦能跳的孩子,杨妈妈由衷地感到幸运。幸运自己当初没有放弃,幸运自己找到了袁希福院长这位好医生。

年4月10日,面色红润、充满活力的杨景杰自己走进会诊室,袁希福院长关切地问他:上课能听懂吗?他很自信地回答:“能,都听得懂,学习能跟得上,同学们都帮我呢!”年6月,杨景杰为袁希福院长展示了自己的变化:上下蹲、踢腿,他还能一口气上到3楼。之后,杨景杰定期进行脑瘤术后复查,均无异常。

年10月,杨景杰在家玩耍蹦跳时不慎脚踝扭伤,母亲就劝他在家休息,等身体养好了再去上学。

在家养病期间,好学上进的杨景杰一直没有停止学习,他每天通过网络课堂学习,如果题目不会就在网上找解题方法或请姐姐辅导。

对生命永不放弃,坚毅勇敢的杨妈妈也无声地感染和影响着自己的儿子。杨景杰的爸爸是个泥瓦匠,妈妈靠种菜卖菜维持生计,但生活再艰辛,求医之路再坎坷,父母也没有放弃他。这一切,懂事的杨景杰都记在心里。他除了每天坚持学习和锻炼身体外,总想为辛苦的妈妈做点什么,有时妈妈在地里忙着种菜没回家,他就自己做好饭等着妈妈回来吃,为了给妈妈减轻负担,他还自己收拾房间,扫地,还给妈妈洗衣服……看着儿子如此乖巧懂事,杨妈妈由衷地感到欣慰。

谈起儿子的治疗过程,杨妈妈说:“中医是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西医治不好、没办法的病,中医可以看好。儿子虽然医院都无法医治的病,但我们遇到了袁希福院长这样的好医生,我们仍是幸运的!”

年8月24日,是杨景杰新学年开学前夕,几天后就要去上学的他专程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医院。两年过去了,杨景杰已经14岁了,长高了许多。这一次他们专门为袁希福院长送来了一面红灿灿的锦旗。当杨妈妈把锦旗送到袁希福院长手中的那一刻,她又一次泪如雨下,质朴的她泪流满面地说:“医院我流的泪是伤心的泪,这一次我流的泪是感到的泪、激动的泪。感谢袁院长,医院所有的医护人员给了俺孩儿第二次生命!”

                            

希福中医·传递希望

患者xifu









































白癜风有哪些表现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qku.com//mjcczl/52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