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出生就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各种细心呵护没少过。

但难免还是会容易护理不当...尤其是下面这几个部位,要特别注意,以免给宝宝造成伤害。

1.囟门

囟门其实是宝宝的颅骨之间彼此靠拢,但接合不紧,从而形成的骨间隙。前囟门位于头顶,呈菱形;后囟门位于后脑勺,呈三角形。

前囟门开口较大,通常从宝宝6个月时开始慢慢闭合,到18个月时完全闭合。后囟门比较小,在宝宝出生后的2~3个月内会闭合。

囟门闭合过早,可能会导致头部畸形,需立即医治。如果囟门迟迟没有闭合,甚至变宽变大,医院检查,确认是否患上脑积水或其他疾病。

图片来源:网络

「护理误区」

1.不能摸不能洗

认为宝宝“天灵盖”(即卤门)上长的是“护身符”,是“命门”,不能触碰,更不能洗,如果洗掉头皮乳痂,将来婴儿会变成哑巴。长期不清洗反倒容易让宝宝的头皮滋生细菌。

2.剧烈摇晃宝宝

大力摇晃容易造成婴儿头部损伤,甚至死亡!这不是危言耸听!如果你发现有人摇晃宝宝,导致囟门肿胀,要立即就医。

「正确做法」

宝宝的囟门确实不要经常去碰,但是囟门以及囟门附近的乳痂需要进行简单的清洗。

可用植物油加热并冷却后,涂在乳痂上,保持一个小时左右,待乳痂被泡的松软了,就会很容易被洗掉,如果乳痂比较厚,可以分次清洗,不必非要一次性全洗掉,更不要使劲搓洗。

2.眼睛

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眼睛会比较肿,很多父母都特别的担心宝宝的眼睛是不是有问题。其实这种情况是由于分娩时的自然压力导致的,一般几天内就会消退。

还有一些宝宝眼角会出现比较多的眼屎,一般是因为孩子泪囊管狭窄导致,等宝宝慢慢长大就会有所好转。

图片来源:网络

「护理误区」

1.不予以清洁护理或使用不洁毛巾擦眼都可以加重感染。

2.有些家长自行在家用乳汁、食用盐水或某些对儿童有副作用的眼药水滴眼,可能对宝宝眼睛造成伤害。

「正确做法」

用消毒棉签蘸冷开水或生理盐水拭去分泌物。

按摩泪囊、鼻泪管区,使得泪道畅通:

最好选择在宝宝睡觉或吃奶的时间段,这时宝宝比较听话;洗净双手,擦干后不要用护手霜,用手指指腹按压对应泪囊区中下方皮肤数十次,力度适中。

如果按压正确会有泪液或分泌物从内眼角被按出来,用消毒棉签拭去分泌物和眼泪即可。

如果分泌物呈黄色脓液样,按压后需滴用抗生素眼药水(处方药,医院配)。

3.乳头

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抵抗力较弱,特别是乳头也是非常需要细心呵护的。

一些细心的宝妈会发现,宝宝的乳头是凹陷的状态,其实这是正常的,等宝宝慢慢长大了就好了。

图片来源:网络

「护理误区」

1.挤乳头防止乳头凹陷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出生不久后暂时性的乳核增大,出现黑色乳晕,甚至分泌微量的乳汁,都不用太担心,这是由于母体中雌激素通过胎盘残留在孩子体内影响所致。

「正确做法」

注意保持乳房的清洁与干燥。

给宝宝清洗乳房时,要避免用力挤压或擦洗,以免损伤宝宝娇嫩的皮肤,同时尽量选择干净的棉质衣服,避免将细嫩的皮肤磨破。

如果新生宝宝的乳房出现轻度肿胀时,可以用生理盐水轻轻擦洗肿胀部位。

4.肚脐

宝宝出生后,肚脐与母体分离,切割口会慢慢愈合。通常在出生后一周左右,脐带会脱落。在这个愈合的过程中,超过30%以上的新生婴儿,在脐带愈合的过程中出现过炎症。图片来源:网络「护理误区」1.换尿不湿不当把婴儿内衣置于尿不湿里面,这样内衣被尿液浸透,脐部就处于潮湿的环境中。给男宝宝换尿不湿时,未把阴茎向下按,以至于尿液向上冲,浸湿了脐部。把尿不湿外面向里面卷进,由于尿不湿外层不透气,这样不利于脐部干燥。2.把爽身粉等异物撒在了宝宝的脐窝上。这些不正确的做法是导致局部细菌繁殖引起感染的潜在因素。「正确做法」一是保持清洁和干燥,二是消毒。在给孩子穿尿不湿的时候,要注意调整尿不湿的位置,不要和肚脐发生摩擦。在脐带完全脱落前,是可以给孩子洗澡的,但要在洗完后用棉棒蘸取75%的酒精进行消毒。脐部消毒方法:

取出棉签,蘸取75%的酒精,给手部进行消毒;

左手轻轻提起脐带,撑开脐窝,右手拿蘸好酒精的棉签,轻轻旋转擦拭。要先消毒脐带根部,可沿顺时针方向擦拭,不要来回反复擦同一个地方;

在消毒脐窝时,要尽可能的多用几根棉签,直到擦干净为止。

如果发现宝宝脐带有以下情况,需就医检查:肚脐流脓、发臭、发红;肚脐表面湿润、流血或有粘液;肚脐上长出其它组织;肚脐表面以及周边有皮疹;一个月后脐带仍未脱落。

点个‘“赞”和“在看”,照顾宝宝更放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qku.com//mjcczl/118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