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集中上市和即将上市的新项目,房企合作开发的现象增多。

似乎大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

你有土地,我有实力,一拍即合,说干就干!

现在,越来越多的开发商热衷于“联合开发、抱团取暖”,俨然成为长春房地产市场的一大现象。

那么,房企合作开发对购房者有啥影响?

土地集中出让模式下

一线房企与国企合作增多

其实,房企合作开发不是新鲜事儿,年、年,也有一些地块是房企联合摘地,合作开发的。比如,融创大河宸院、融创观河宸院、融创东方宸院、华润置地崑崙御、保利云上、万科金域蓝湾、万科星光城等项目,都是联合摘地。

而今年土地集中出让后,这种联合摘地或国企摘地后与品牌房企合作开发的现象更多了。

比如,最近的中海、润德联合摘地,龙湖、新星宇合作开发净月龙湖水都项目等等。

中海润德·公元上城位置龙湖水都位置

另外,长春第二次土地集中出让时,净月控股的吉晟,也摘了好几块地,预测也有可能与品牌房企合作。

龙湖摘的高新南的两宗地块,都是与其它企业联合摘得,远创这两次集中出让摘了4宗地块,也不排除可能与一线大牌合作开发的可能性。

房企合作开发的项目越来越多,尤其商业占比很大或限制条件较多的地块,资金成本比较大。

某一线品牌房企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线品牌房企与当地企业合作的方式未来可能会更多,但一线品牌与一线品牌房企合作会越来越少,因为每个集团的考核都有要求,两家一线大牌一些原则的争取都是刚性的,很难达成一致。全国范围来看,TOP级品牌房企与品牌房企的竞争也是最激烈的。

合作开发利于降低土地成本

分化市场风险

在土地集中出让政策落地执行前,房报君就曾分析过,集中供地,房企为抢占市场,要同时缴纳多宗土地保证金,以及后续出让金,对房企的资金实力、融资能力、前期研判能力要求更高。

集中出让模式下,收并购、房企合作开发或将增多,国有房企的优势可能会被放大,未来国企拿地可能会占比更大。

从这两次集中出让成交情况也可以看出,国企摘地确实在增多。

从整个大的市场层面来看,联合拿地一能减少竞争对手,二能降低土地成本,分化市场风险。

同时,这种开发商和开发商联合拿地,本土企业和专业房企资源嫁接,尤其一些棚改项目,能够进行资源性整合,竞争过程中,房企之间或房企与相关企业之间做一些资源整合。互相PK成本过高,很多房企到一定价格很难竞争下去,资源性嫁接后会减少难度。

某一线品牌房企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是鼓励合作开发的,合作企业各取所需,因为联合摘地或合作开发可以降低资金的占用率,加大资金杠杆。

品牌房企操盘

购房者或可选更多好产品

那么联合拿地对购房者有没有什么影响?

首先,品牌房企操盘,比如,龙湖、万科、华润、中海等都是一线品牌房企,他们在做产品、营销等方面都更有经验,对市场的定位也更准。

就今年的市场来看,产品在提升和进化,用心规划的好产品越来越多,那购房者可选的好房子就越来越多。

其次,非高价抢地,成交楼面价不高,那后续的房价相对来说,可能更符合预期。

关于风险安全方面,业内人士表示,联合拿地对购房者不会有什么影响,操盘还会是以房地产专业企业为主,对购房者没有什么太大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qku.com//mjccyy/136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