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脑积水专科治疗医院 >> 脑积水饮食 >> 胎儿入盆原来是这样的
什么是胎儿入盆?
在孕36周左右,胎宝宝的头部将进入到孕妈妈的骨盆中,也就是胎头的双顶径进入到母体盆腔入口的下端,并与骨盆相对称,这种现象被称为“胎儿入盆”,是胎宝宝准备好降临所发出的信号,也是顺产过程中的第一步。
习惯跷二郎腿,易致胎位不正,影响胎儿入盆
孕妇一直跷着二郎腿的话,大腿会抵着肚子,让肚子里的宝宝不舒服。而且如果一直保持一个姿势,宝宝就不能进行自我运动和调节,对胎儿入盆会造成影响,严重的会造成胎位不正,影响分娩方式的选择。
跷二郎腿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尤其对于孕妇,跷二郎腿时,胎儿在肚里的活动空间受限,会影响他的自主活动,尤其到孕中晚期,这个习惯影响胎儿以头朝下顺利入盆,发生胎位不正的几率增加。
长时间跷二郎腿的结果是骨盆、腰椎和脊椎偏位,不但会引发腰痛、下背痛、椎间盘突出,还有可能变成长短腿,导致胯骨变大和变形。
腰椎承受双重压力
跷二郎腿会妨碍腿部的血液循环,有可能造成腿部静脉曲张,再加上跷二郎腿时两侧膝盖受力不同,较常磨损的一侧膝关节就会提早退化,退化性关节炎会影响你的健康,也会加重腰椎承受的压力,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孕妇在怀孕时腹中的胎儿会加重腰椎的压迫力,如果再有跷二郎腿的习惯,那腰椎就会承受双重的压力而‘雪上加霜’,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怀孕期间胎儿正在下腹部,跷二郎腿时胎儿也会受到压迫。
有爱窝沙发的习惯,也要改改!
跟跷二郎腿一个道理,怀孕期间,孕妈一有时间就窝在沙发里不动,也会影响胎儿在子宫里的活动。本来在怀孕7个月之前出现胎位不正,胎儿转正的机会还是挺大的,但如果孕妈总是窝在沙发或椅子上,不爱活动,胎儿活动的余地不足,自行纠正的机会也小了。
孕期一定要适当活动活动,这样才有助于胎儿通过地心引力的作用转到头位。
胎位不正,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胎位不正,选择剖腹产就行了?”
事实上,胎位不正不只是臀位那么简单,它有很多的情况,是造成分娩难产的重要原因。
臀位
分娩时胎儿处在臀部先露,或者脚或膝部先露的臀位。
横位
分娩时手臂、肩部先露的横位。
头位不正
有些胎儿虽然也是头部朝下,也存在胎位不正,称为头位不正。如:
●胎头由于俯屈不良而变为仰伸的前囟先露、额先露、面先露;
●由于胎头旋转不良的枕后位、枕横位;
●既旋转不良又俯屈不良的高直位;
●胎头倾斜不均的前、后、侧不均倾等。
这些都属于胎位不正。这些不正常的胎位,对孕妈的分娩设置了障碍,因而容易导致难产,
增加母婴的发病率,严重时可能造成产妇生殖道损伤、子宫破裂、胎儿损伤甚至胎儿严重缺氧和死产;臀位和横位还会增加胎膜早破、早产、脐带脱垂的机会。
胎位不正给孕妈的分娩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危险,所以在孕期应早早纠正胎位,这对预防难产有很重要的意义。
胎位不正可以纠正吗
目前多不主张在孕期纠正胎位,而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孕妈可能听说过“膝胸卧位”、外倒转术、艾条灸治等方法,现在多不采用。必要时,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擅自为之。通过任何方式纠正胎位,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否则对孕妇对胎儿都很危险。
矫正胎位的合适时间是孕30-32周之间
孕妈妊娠28周后就可以检查出是否为胎位不正。而妊娠32周以后,宝宝长得很快,羊水相对减少,从这以后胎宝宝的姿势和位置相对固定。
告诉你如何矫正胎位:
一、半胸膝卧位
每次做这个动作前,孕妈需要先嘘嘘,把裤带放松。开始做后维持这个姿势约两分钟,慢慢适应后可逐渐增加至5—10分钟,每日做两至三次。
提醒孕妈:这个动作适用于孕30周以上的孕妈调整胎位。做这个动作之前最好征求医生的意见。
二、外倒转术
这种外倒转术必须由医生来做!
如果自己乱来,很可能会导致脐带绕颈或者发生胎儿早剥。
提醒孕妈,在进行胎位纠正的同时,一定要切记以下几点:
1.矫正胎位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自作主张很可能会危害到胎儿和自己的健康。
2.医院进行检查,随时观察胎位的变化。
3.妊娠超过34周的孕妈要慎用矫正胎位的方法。
4.一定要在有人陪伴的情况下进行胎位矫正,以便出现不适或意外时有人帮忙。
5.孕妈要保持舒畅的心情,胎位不正并不会影响胎儿的健康,不必过分担心。
持续性胎位不正的孕妈注意!在治疗前要向医生充分说明自己的身体状况
最好的办法,还是孕期健康生活,减少胎位不正的发生几率。
胎儿什么时候入盆呢?
随着孕期周数的增加,到孕晚期孕妈妈往往感觉到腹部发紧或偶有腹痛,这是正常现象,是将胎头向下赶的力量,胎头逐渐下降。
1、第一次生育,胎头入盆的时间一般在36周左右,占初产妇的80%-90%,但仍有10%-20%要等到临产后才进入骨盆。
2、经产妇往往都要到临产前后才进入骨盆。
3、如果医生已经判定无头盆不称,不用过分在意胎头是否按时入盆,一部分初产妇胎头入盆的时间也可能是在宫缩发动之后。
4、适当加大运动量(主要是散步),同时用孕妈妈腹带固定腹部和胎儿,这样可以帮助胎儿尽快入盆。
胎儿入盆是什么感觉?
1、不少孕妈妈常会感到腹部阵阵发紧和有坠痛感,觉得腹中的胎儿正在往下降。
2、可伴随轻微的坠痛感。
3、尿频症状明显,同时水肿、便秘及腰腿痛等症状也会加重。
需要提醒的是:整个入盆过程可能不到半分钟就完成了,确定是否已经入盆需要靠产科检查才能确定。
什么原因导致胎儿不入盆呢?
一般情况,在妊娠的最后一个月,正常初产妇的胎儿头均应进入孕妈妈的骨盆,并与骨盆衔接而不浮动,但也有少数孕妇到妊娠足月时,胎头仍未进入骨盆,而是浮在耻骨联合之上,称为“初产头浮”。
导致胎儿不入盆的原因有几点:
头盆不称、胎儿过大、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脐带绕颈,胎儿脑积水或羊水过多、胎头不能下降等。
当出现初产头浮时,孕妈妈要积极的配合医生,不必紧张,因为临产后由于子宫收缩的挤压,胎头亦会变形入骨盆,这样仍可顺产。
胎儿入盆,6种症状提示你
小腹有下坠感、阴部有疼痛感
随着胎儿位置向下移动,会压迫孕妈妈的阴部和骶骨,孕妈妈会感受到一股下坠的力量和阴部轻微的压痛感。
所以,胎儿入盆后,孕妈妈应注意休息、避免提重物。
腹部形状改变
孕妈妈会发现自己的肚子形状就会发生改变,如腹部看起来往下坠了一些,就像从一个西瓜变成一个柚子一样。
而这个是几乎是每个胎宝宝会发生的。
不规律的宫缩更为频繁
由于胎儿下坠刺激阴部和其他生殖器官,导致假宫缩出现也是经常发生的,孕妈妈们不必过于紧张。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胎儿入盆后发生规律宫缩的话,要就医分娩了。
尿频
当胎儿入盆后,子宫不断变大压迫膀胱,导致膀胱储存尿液的功能减弱,从而导致孕妈妈出现尿频的情况。
如果孕妈妈除了尿频外,还感觉到尿痛甚至尿血的话,就要警惕为尿道感染了。
呼吸轻松、胃口变好
由于胎儿入盆后胎位的下降,减轻了对膈肌、肺部、心脏、胃部的压迫。
这些位置的器官功能逐步恢复,所以孕妈妈会觉得呼吸轻松许多,吃得也多了。
宫高会下降
到了孕9月,子宫底处于怀孕最高点,中央部位在剑突下二横指左右。
而妊娠到了第10个月末,宝宝头部下降到骨盆后,子宫底就会恢复到妊娠8个月末时的高度,然而子宫底却比那时要宽的的多。
胎儿入盆后的注意事项
做好产前检查
按时产检,及时了解胎儿的具体情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