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脑积水专科治疗医院 >> 脑积水病因 >> 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东江院区投入使用动态
航拍图片-俯瞰院区
在我院外科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原副院长、现任外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张进平同志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年张进平创建开设了神经外科(脑系科),填补了陇南市在神经系统诊治专科的空白;十年之后,年创建成立了胸外科、肿瘤科,合称“胸外肿瘤科”。
发展到又一个十年之后,今天,张进平同志所创建的两个专业科室乔迁东江院区,迁入新病区,获得新的发展平台。
神经外科一病区
年5月神经外科(脑系科)成立,至年张进平任主任;年卢二勤任副主任,年至今任主任。年10月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手术全国研究与推广协作组把我院脑系科定为“卫生部推广项目,颅内血医院”。自年以来,随着就诊患者的增加,平均日住院病人达到人次左右。为了满足病人就医需求,医院于年元月分设神经外科一病区和神经外科二病区,使神经外科成为两个专业病区,神经外科一病区卢二勤任主任,神经外科二病区康宏达任主任。
卢二勤主任查房
6月23日,我院神经外科一病区由旧院区搬迁至东江院区外科楼15层,卢二勤主任和王明春护士长在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及详细的搬迁计划流程、应急预案后,将科室搬迁工作分两天完成,22日,将日常用品、基础设备先搬入东江院区,科室医护人员在护士长王明春的带领下,加班加点布置新病房,为第二天病人的转移做好准备。23日,卢二勤主任亲临现场对住院病人转运工作进行协调指挥,随时解决搬迁中出现的任何问题,确保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新、旧院区病房
神经外科一病区设置床位54张,科室有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6名;护士21名,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7名、护士12名。科室护理团队除能够熟练地处理常规专科护理外,还可以利用多频振动排痰机帮助意识不清患者排痰;利用压力治疗仪对于超过3天卧床病人进行四肢、躯干压力循环按摩,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肌肉萎缩等。
压力治疗仪
神经外科一病区拥有全套显微开颅器械、常规开颅器械、多功能颅脑手术固定头架、进口高频电刀、开颅铣刀、电动自停开颅钻、多功能手术床、脑内血肿碎吸配套针具、电脑控温毯帽、心电监护仪、波浪式防褥疮毯、神经外科专用显微磨钻、神经外科专用显微镜、多频振动排痰机、压力治疗仪、中频脑康复电刺激治疗仪、微量输注泵等。
科室医生合影
目前开展各类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除脑干外的颅内占位手术、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椎管髓外神经鞘膜瘤切除术、高血压内囊部位血肿清除术及血肿锥颅碎吸治疗等。创新应用手术如: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锥颅置管冲洗引流术、经乳突入路胆酯瘤切除并小脑脓肿切开引流术、癫痫灶切除脑回软膜下梅花状电灼术、三叉神经痛颈袢封闭术、面神经麻痹神经封闭术等。
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合影
建科以来,全科医务人员共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国家级7篇,出版了以卢二勤为主编的《常见颅脑疾病——诊治与护理》和《实用神经系统常见病损康复治疗手册》,获得地区级科技进步奖五项。于年成立了陇南市神经外科学会,并以此为学术交流平台,医院的学术交流活动。医院、兰州大学附属二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的神经外科建立了友好协作关系。医院文化,凝聚丰厚的学科沉淀,依托宝贵的临床资源,以先进的医疗技术为广大群众服务。
胸外科
胸外科手术具有风险大、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对麻醉及呼吸控制要求严等特点,是外科学中起步较晚的一个学科。我国胸外科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时间上稍晚于西方发达国家。经过80多年的发展,我国胸外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传统到微创,最终发展到当今技术先进、人才济济、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我院胸外科起步更晚。年,为了筹建胸外科、肿瘤科,副院长兼科主任张进平主动请缨,筹建胸外科,先后赴苏州、兰州、医院进修学习胸外及肿瘤专业,历时两年半。年3月我院胸外肿瘤科成立;4月2日,由张进平主刀开展了我院首例经胸食管癌根治手术。年尹义学任胸外肿瘤科副主任。
6月22日胸外科从旧院区搬至东江院区外科楼10层。
整个搬迁工作很琐碎,很辛苦,但胸外科的医护人员在尹义学主任和刘晓燕护士长的带领下,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各负其责,为安全、顺利的搬迁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整个搬家工作十分顺利,井然有序。
科室现有医生副高1人,主治2人,住院医师2人;护士人员14人,其中副高2人。
尹义学主任查房
通过近十年来的发展,胸外科已能开展各类常规手术及难度较高的手术,如:全程食管癌切除术、单侧肺全切除术、肺癌根治术、纵隔肿瘤切除术、胸腔纤维板剥脱术等,尤其对各类胸部创伤的医治,包括急性血气胸的开胸和非开胸处理,肋骨骨折的手术治疗均是陇南市最先开展的手术项目。
科室全体医护人员
肋骨骨折钛夹固定术对肋骨骨折的治疗能达到减轻病人的疼痛,修复肋骨的完整性使其达到其解剖结构的生理标准,减少因外伤使胸廓致残致畸的情况;胸腔闭式引流技术,采用科学的先进的微创闭式引流新技术和设备,此方法病人痛苦小、创伤小、疗效满意。
科室护理人员合影
尹义学主任说,目前科室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微创技术上,在胸腔镜下进行胸外科的各类手术,如:食管癌根治术、肺癌根治术、纵隔肿瘤切除术、肺大泡切除术等,其优点首先是创伤小、病人痛苦小、恢复快;其次手术时间相对缩短,减少了其他并发症发生的几率。科室将争取一年一个新台阶,逐步把胸外科发展成为我院特色优势科室。
附:原载于年《医院报》的文章
天命之年,勤学不辍
——记胸外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张进平同志
外科首席专家张进平
张进平同志是我市知名的外科专家,以其勤学苦练的钻研精神,在外科技术领域锲而不舍,努力进取,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开发创新业务技术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以其高尚的医德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
在医疗技术领域,张进平同志把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救治患者服务病人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在,以强烈的使命感、高度的责任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医疗事业中。从医30多年,他亲手诊治的患者数以万计,亲手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的濒危患者数以千计,在这种无私无畏的辛劳中,他付出的不仅是汗水,更多的是智慧和对医疗事业执着的热情。
工作30年中,他医院进修学习六次,进修时间累计近七年之多。每次学成归来,不但使自己的综合技术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也通过推进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填补了我市多项医疗技术空白,促进了我院医疗技术的整体发展。年,在他的主持下,组建了脑系科,成立10年来,我院脑系科已发展为具有省级水平的神经外科专业科室。年年届50岁的张进平同志已是我省优秀中青年专家、主任医师、市医院副院长,无论从成就、威望,还是资历、地位,都到了“坐享其成”的时候,然而,为了进一步学到新技术,开展新项目,满足我区群众医疗需求,他毅然申请离开优越的工作环境,远涉江苏、北京求学,一学就是两年。
进修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离开工作单位,离开家庭亲人,住地下室,吃盒饭,生活条件艰苦不说,还要接受拜师学艺过程的委屈、冷落和训斥。张进平同志能够坦然面对这一切,不论带教者多年轻,他都坚持以技高者为师,虚心求教,甘当“学生”。
在这次为期两年的进修生活中,他忍受了北京酷夏40多度高温的“桑拿天气”,忍受了北方寒风凛冽的沙尘天气;租住的8平米的住房,勉强容纳下他庞大的身躯,就是在这里,他坚持读书到深夜,医院看到的、学到的,加以融会贯通;在中国医医院,他处处拜师,时时求教,从30多岁的年轻人到年近花甲的专家教授,他以谦逊诚恳的态度、超负荷超强度的加班工作,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授教。他无怨无悔的付出,就是为了能够以娴熟的技术开展胸外、肿瘤专业,为我区众多的胸外、肿瘤疾病患者服务。
在院领导班子大力支持和全院各科的积极配合下,在张进平同志的不懈努力下,我院胸外科、肿瘤科得以成立。而发展的征程任重道远,需要张进平同志付出更多的心血,以使我院胸外科、肿瘤科成为全市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的特色专科。
北京中科华北医院曝光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