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脑积水专科治疗医院 >> 脑积水病因 >> 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规律,新爸新妈知多少
宝宝从娩出到诞生后28天,为新生儿期。一般来说,新生儿在出生时,体格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身长、体重、头围、囟门、外貌特征和生理特点的具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妈妈了解尊重宝宝的发育规律,才能更好的掌握宝宝生长发育呢!
一新生儿宝宝身长1、宝宝出生后身长
新生儿诞生时的平均身长为50厘米,个体差异的平均值在0.3-0.5厘米之间,男女婴有0.2-0.5厘米的差别。
足月正常新生儿出生0-3天:男婴平均身长50.4厘米,女婴平均身长49.7厘米。如果男婴身长低于47厘米或高于53.7厘米,女婴身长低于46.5厘米或高于52.8厘米,需要医生判别是否属于异常。
(生长发育标准参考数值采用卫生部(年0-7岁城镇儿童生长发育》中发布的数值)
2、宝宝满月后身长
新生儿满月前后身高增加多少才算正常?通常情况下,多数婴儿身高平均增长3-5厘米。新生儿出生时的身高与遗传关系不大,但进入婴幼儿时期,身高增长的个体差异性就表现出来了。
遗传、营养、环境、疾病、运动等因素都与身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际上,现在的孩子由于生活、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身高确实在不断提高,但个体差异性还是明显存在的。在以后育儿分享中,我将具体讲述宝宝身高发育的差异性。
二新生宝宝出生后的体重1、宝宝出生后体重
新生儿诞生时平均体重为3.0-3.3公斤。最新统计表明,新生儿平均体重已达3.5公斤,目前还有继续增长趋势,巨大儿出生率同样有所增长。
足月正常新生儿出生0-3天:男婴平均体重3.3公斤,低于2.6公斤或高于4.1公斤,为体重过低或过高。女婴平均体重3.2公斤,低于2.6公斤或高于4.0公斤,为体重过低或过高。出生最初1周宝宝体重不增长也是正常的。
2、宝宝满月后体重
满月时男婴平均体重5.1公斤,女婴平均体重4.7公斤。如果男婴低于3.9公斤或高于5.9公斤,请看医生。
注:上述体重身高数值指的均是正常足月新生儿,不包括早产儿和足月低体重儿。早产儿和足月低体重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是否正常,要由医生根据宝宝具体情况加以判别。
新生儿体重的发育不是孤立的,而是与许多因素有关。新生儿出生1个月内,正常来说体重增加1公斤左右。
出满月时,体重增长值与出生时的体重密切相关,出生体重越高,满月后体重相对越高;出生体重越低,满月后体重相对越低。
有时也不尽然,体重的增长与喂养关系密切,尽管宝宝出生时体重比较高,如果喂养不得当,体重增长缓慢,满月时,体重增长并不理想。有的宝宝出生时体重并不高,但喂养得当,“追赶性增长”良好,满月时,体重反而比较高。
3、婴儿体重标准值的计算公式
婴儿体重(公斤)标准值=出生体重(公斤)+月龄*70%
这个公式计算得出的数值只是平均值。实际上,出生体重高的婴儿,满月时的体重往往超过平均值很多。而出生体重低的婴儿,满月时的体重可能还不到平均值。
新生儿体重,平均每天可增加30-40克,平均每周可增加-克。这种按正态分布计算出来的平均值代表的是新生儿整体普遍情况,每个个体只要在正态数值范围内或接近这个范围,就都应算是正常的。体重指标是这样,其他指标也是这样。
在这里,我想告诉新手爸爸妈妈们,科学育儿不是咬住数字不放,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科学看待数值指标,理解宝宝生长发育规律。
4、新生儿生理体重降低(“塌水膘”)
有的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前几天里体重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降低了。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问题。
新生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天,睡眠时间长,吸吮力弱,吃奶时间和次数少,肺和皮肤蒸发大量水分,大小便排泄量也相对多,再加上妈妈开始时乳汁分泌量少,所以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头几天,体重不增加,甚至下降。这种现象俗称“塌水膘”,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新手妈妈不必着急。在随后的日子里,新生儿体重一般会有迅速增长。
三新生儿出生后的头围新生儿诞生时平均头围在33-35厘米之间。由于新生儿平均体重在增加,平均头围也相应增加,最新统计显示,新生儿平均头围已达35厘米。
在门诊咨询中,大多数妈妈不知道宝宝出生时的头围是多少。其实,宝宝出生后医生都会常规测量头围的,妈妈只需向医生生询问,把数值记录下来就可以了,以便在以后的健康检查过程中对宝宝的头围进行监测。
头围的增长
头围的增长速度,在出生后头半年比较快,但总的变量还是比较小的。从新生儿到成人,头围相差也就是从十几厘米到二十厘米。
满月前后,宝宝的头围比刚出生时也就增长两三厘米。如果测量方法不对,数值不准确,误以为宝宝头围过大或过小,会给新手爸爸妈妈带来不小的麻烦。
头围增长是否正常反映着大脑发育是否正常。小头畸形、脑积水都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所以尽管头围增长速度不快,变化不大,也要认真对待。
爸爸妈妈们遇到的宝宝头围问题,一般都是测量不准造成的。最好请有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来测量,数值准确,才能正确分析。
四新生儿出生后的囟门新生儿出生后,可触及到前囟和后囟。多数新手父母都知道新生儿前囟在哪,但很少有父母知道后囟在哪。前囟位于顶额部(靠近额部),后囟位于顶枕部(靠近顶部)。前囟大小存在个体差异,小的只有0.5厘米,大的会有3.0厘米。随着月龄增加,囟门逐渐闭合,后囟闭合早,多在出生后两三个月闭合。前囟闭合较晚,多在1岁半左右闭合,有的会在2岁左右闭合。囟门处无颅骨,要注意保护。
有的新手爸爸妈妈认为:宝宝的囟门是命门,不允许碰,碰了囟门就会使宝宝变哑。这种认识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当然,宝宝的囟门还是不要触碰为好。
如果囟门小于1厘米或大于3厘米,应引起重视。囟门过小常见于小头畸形,囟门过大常见于脑积水、拘楼病、呆小病。
把头围、囟门视为脑部发育的象征,非常重视,这固然是正确的。但面对体检数值、往往会因为一点点的差异引起父母焦急,这就完全没有必要了。本来孩子并没有什么不正常,却因为一次测量结果而担心,为孩子做没有必要的检查和治疗,这就重视过度了。
提示:妈妈们观察宝宝各项生长发郁旨标的动态变化,要比某一次测量的数值更有意义。所以,定期监测宝宝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的变化是非常必要的。患白癜风可以要孩子吗小儿白癜风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