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自台湾的Wei-MingHuang医师提供的典型案例,AJNR近期发布。

图1颅脑MRI检查发现右侧侧脑室内见类圆形DWI高信号灶

仅通过这一幅图,能否给出您最可能的诊断?

补充材料

图2为同一患者的MRI检查,结果显示上述病灶呈T2高信号,FLAIR低信号,DWI图为高信号,对应ADC图为低信号,证实为扩散受限所致(并非T2滤过效应)

类似的案例在临床时常可以见到。

图3为成年查体时偶然发现,MRI结果显示双侧侧脑室三角区类圆形T2高信号,FLAIR为等信号,DWI呈高信号,无明显强化

图4为40岁女性,先兆性头痛病史。MRI结果显示双侧侧脑室三角区不规则等长T1短T2异常信号,DWI呈高信号,ADC低信号

图5为60岁女性,癫痫病史。MRI结果提示双侧侧脑室三角区内类圆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FLAIR呈等低信号,DWI呈高信号,ADC低信号

图6为40岁女性,头痛病史。MRI结果提示双侧侧脑室三角区内长T1长T2异常信号,FLAIR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

结果诊断

脑室脉络丛黄色肉芽肿(Xanthogranulomaofthechoroidplexus)

图7脑室脉络丛黄色肉芽肿示意图

脉络丛黄色肉芽肿是位于脉络丛的特发性的良性退行性病变,常位于双侧侧脑室三角区,患者通常无症状,尸检中发病率为1.6%~7.0%。

病理机制

黄色肉芽肿的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大部分学者认为脉络丛的上皮细胞脱屑后发生退行性改变,然后通过破裂的基底膜进入脉络丛间质,这些退化细胞聚集并释放脂质成分,脂质成分导致炎症细胞聚集,并发生反应形成黄色肉芽肿。

影像学表现

1,CT表现为侧脑室三角区低密度结节,边界清晰,其内见不规则点状高密度影,增强后不强化;

2,MRI多表现为T1呈低信号,T2-FLAIR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病灶中心不强化,边缘可见强化,一般认为是周围包绕的脉络丛强化所致;

3,特征性表现:DWI高信号,ADC低信号(提示扩散受限),多认为是病灶内含有较丰富的胆固醇结晶所致。

总结

中老年人,侧脑室(尤其以三角区为著)内类圆形扩散受限无强化病灶,应想到脑室脉络丛黄色肉芽肿的可能。

编辑

巩涛

责任编辑

黄蓓蓓

参考资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qku.com//mjccwh/99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