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脑积水专科治疗医院 >> 脑积水诊断 >> 老爸挺住通江一17岁女孩给重病父亲一封
知巴中看新报
新闻资讯NEWS
﹀
﹀
﹀
“我的妈妈离家出走了,一直是爸爸在支撑着这个家。可最近,他病了,患上了严重的脑肿瘤和脑积水。医生说,如果尽快做手术,还可以多活几年,否则,一个月不到,就会离开我们。我们四姊妹,大姐出嫁不久刚刚怀孕,二姐打工,我在读高一,弟弟才十岁。妈妈走了,我们不能再失去爸爸……”
近日,通江县铁佛中学高一·六班的学生米玲用课余时间,给身患重病的父亲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共字,17岁的她整整花了一个小时零三分钟。
米玲说,从第一个字开始,她的泪水就夺眶而出,整封信写完,她的双袖已经全部被泪水浸湿……
母亲离家出走
父亲独自拉扯四个孩子
米玲的父亲名叫米本礼,52岁,家住通江县铁佛镇渴龙村六组。
为了供养孩子上学,米本礼之前常年在上海等地搞建筑,妻子在铁佛街上租房照看孩子,一家的日子虽然清苦,却也还算安稳。然而,这份艰难的安稳却在5年前的一个夏天被彻底打破。
“早上醒来,妈妈就不见了!”21岁的二女儿米秀琼回忆说,最初她们都以为母亲外出办什么急事,然而,一天、两天、三天……母亲很久也没有回来,正读高中的大姐不得不辍学照顾弟弟妹妹们。
后来,母亲回过一次家。看着站在面前的妈妈,她们虽然有诸多责怪,但都没有说出口。谁曾想,两年前,母亲再次离家出走,从此再也没了消息。
母亲出走,大姐、二姐也都已外出打工,父亲也忙着挣钱养家,当年刚上初二的米玲不得不边上学边照顾刚满7岁的弟弟。上学时,米玲只能把弟弟锁在家里,中午和晚上趁下课时间赶回家做饭。
“那些日子,多么幸福!虽然贫穷,却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只可惜,幸福好短暂!原本幸福的一家,就在年的某一个早上,渐渐散了,分崩离析,四分五裂,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那是夏天的早上,还在入睡的我被爸爸妈妈的争吵声吵醒,刚打开房门,就看见妈妈拉着行李箱,要走了!我拉着妈妈的手,问她去哪里?妈妈连头也没回一下,就那样消失在了我的世界。”
独自撑起这个家
的父亲倒下了
“妈妈走后,爸爸更加忙碌,无论是寒风刺骨的冬天,还是酷暑难当的夏天,从未有过一天清闲。我知道,爸爸每天都是强打起精神,要在我们四姊妹面前表现出乐观,要挣更多的钱,供我们吃穿用和上学。”
随着年龄增大,常年在工地干体力活的米本礼身体越来越吃不消,但他却一刻也不敢放松。持续高强度的工作,自己的身体终于在今年初拉响了警报。
“一开始是喉咙痛和头晕。”米本礼当时没有在意,一直强忍着,实在受不了就买点儿消炎药吃吃。然而没过多久,突然出现面瘫,他以为只是劳累过度,就回到老家通江休养,隔三差五去做做针灸。
直到一个月的一天早上,刚刚起床的米本礼突然晕倒在床前。听到消息,在上海打工的二女儿立马赶回来带他去检查,最后被确诊为恶性脑瘤和脑积水,医院都拒绝收治。直到本月22日,他们医院办理了入院手续。
米玲说,最近几天,她的脑子里一直都是爸爸的影子,虽然他每年只回家几天。她担心爸爸一不小心就会离开,想坐车到成都去照顾他,多陪他一些时日。
“医生说现在做手术,肯定下不来手术台。”二女儿米秀琼说,父亲现在只有80多斤,也吃不下东西,医生说必须要他身体恢复好了才能做手术。现在每天就是输止疼药和营养液,每天要花费多元费用。
米秀琼说,医生估算手术费用需要20万元,而一家人所有的积蓄只有不到7万元。
面对巨大的医疗费缺口,17岁的米玲束手无策,焦急和无助化作了眼泪和文字。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没有钱,为什么会是一个贫穷的家,四姊妹居然没有能力给爸爸医病,我们真不孝。我能做点什么?为爸爸,为这个家,还能做点什么呢?当求助社会捐款的链接出来,我也不好意思让别人献爱心,非亲非故,凭什么要给我们献爱心?我只有徒增伤悲,上课时无精打采,下课后满脑子都是回忆,更多的是思考,失去爸爸以后该如何面对。”
“爸爸,我们家不能没有您”
“爸爸怎么会倒下?我从没想过,也不敢想。看着爸爸奄奄一息的躺着,我多么希望,病倒的是自己。爸爸这是在生女儿的气吗?是在怪女儿的不懂事,故意在惩罚吗?爸爸是安慰我的英雄,给我交学费的大款,怎么可以倒下?我不同意,听到了吗?女儿不同意!”
“我想对爸爸说,您不要那么累,也不要再操劳,只是陪在我们身边,好吗?我不读书了,我不要您来养活我,我可以打工挣钱,还可以照顾弟弟,我再也不惹您生气,不让您担心了,我求求您,快点好起来,女儿求您了……”
“爸爸,等您好了,我们一起去爬山,好不好?等您好了,我们一起去买菜,好不好?一起做我最爱吃的红烧鱼,一起弄佐料,好不好?您不是要教我做红烧鱼吗?您不是要把‘独家秘方’告诉我吗?爸爸,您是爱的港湾,只要有您在,我们不怕贫穷,不感觉辛苦。”
乐善好施,助人为乐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果您愿意帮助米本礼
请与他的二女儿米秀琼联系
联系电话
编辑:胖哥儿
记者:吴维义
知巴中看新报
《巴中新报》创刊于年,发行量3万份,是巴中人自费订阅量最大的报纸,荣登“巴中市最畅销报刊”榜首和“全国城市广播电视报60强”,被誉为“巴中生活第一报”。目前,《巴中新报》正在构建“纸媒+数字报+新媒体”矩阵,全面覆盖中青年读者,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
新闻爆料:——
广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